N李薇
上周末,第八期海都小能人活动,30多个孩子来到户外,玩定向、做游戏、在山间自由奔跑、嬉戏……那种满头大汗、脸色红润的样子,看起来特别动人。在近视眼、小胖墩越来越多的时代,让孩子们酣畅淋漓地“动起来”,太不容易了!
学校里,“每天运动一小时”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但能不能落到实处,就看学校是不是真心重视了。没场地、学生多、怕出安全问题、家长不支持……诸如此类的理由,使得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变成了“写在课程表上的文字”。
课余,各种兴趣班占据了孩子们的时间,电脑、电视和手机更是“见缝插针”。还不止一两次听到学校体育老师反映:稍微加大点运动量,孩子跑步腿酸了,第二天家长就会来质问老师……
就算家长有让孩子多运动的意识,可以让孩子们运动的场地和设施也是少之又少,周末学校又不开门,孩子们上哪儿运动去?
说来说去,从学校、家庭到社会,我们缺乏一个让孩子“动起来”的全方位支持体系。相比之下,在欧美国家,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在学校里,“体育明星”比学霸更受追捧;下午放学后,学校要求孩子们必须到操场运动;家长舍得花上周末一整天时间,陪孩子练球、看孩子比赛;社区到处是免费开放的运动场地……
欧美社会如此重视孩子的体育是因为,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有培养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的教育意义。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坚强勇敢、团队协作……这些优良品质都可以从运动中习得,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我们现在的孩子,普遍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而通过体育运动,可以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
无需讳言,现实条件下,各种“阻碍”孩子运动的客观因素确实存在,但只要观念改变了,行动上并非不能作为。学校场地小,可以因地制宜,创新运动的方式方法;家长只要愿意花心思,都可以找到办法,跟孩子一起锻炼,放学在家跳跳绳,不坐电梯走楼梯,周末去登山、跑步……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爱运动的孩子,性格更开朗,头脑更灵活。动起来,孩子不但更健康,也更积极、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