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1版:政事/快报
3上一版  下一版4
 
清代山水画 绘出宁德“茶马古道”
祸起糖尿病 每日腹泻7次
今年成考 录取政策调整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下一期4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代山水画 绘出宁德“茶马古道”
蕉城白鹤岭古官道,至今还存有许多摩崖石刻、石碑
白鹤岭古道
清代画家叶欣的《白鹤岭图》山水画
民间文史爱好者清洗石刻文字
 

N海都记者 李熙慧/文 通讯员 林翠惠/图

海都讯“万里闻名白鹤山,猿啼鸟语水潺潺。国中多少荣华地,谁想姻缘到此间。”这首诗描绘的是宁德白鹤岭古官道的景色。

白鹤岭古官道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昨日,记者从宁德市蕉城区政府获悉,这条古道在清代画家叶欣的《白鹤岭图》中出现,2006年以来,当地文史爱好者在古道上还发现了大量摩崖石刻、石碑等文物,和福建古代茶叶运输有着紧密关系。

古道立石碑 禁止村民砍树

一块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石刻“公禁砍盗岭树乡规民约”碑文上周被发现。

“原本是立在白鹤岭古官道一处被称为‘倒亭’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被一村民私自拿走作为坟墓的‘墓桌’使用。”宁德一中退休教师李剑平介绍,该石刻的内容是关于乡规民约,要求村民保护岭旁栽种的树木。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碑已经被立在古道上的岭头丫门处。石碑宽0.63米,高1.27米,离地1.20米,落款时间为同治七年十一月,闽邑公立。碑文上,对当时林木的数量、管理规定、刑罚量定等都写得很具体。

找到这块石碑并不容易,李剑平说,他和很多文史爱好者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经过数次清理、拓片,才将石碑恢复原貌。

全程200余里 史迹很多

根据地方志记载,白鹤岭古官道北出宁德、福鼎接浙江平阳县;南出宁德西门(灵秀山庄脚下),登白鹤岭通罗源、连江,终点福州,全程二百余里。

“古道上荒草丛生,很多古迹都被淹没了。”宁德地方志专家王道亨说,李剑平老师等人多次整理古道上的摩崖石刻,其中包括清朝乾隆年间福州府李拔郡守在白鹤岭古官道上的题刻“鹤翥鸾飞”、明万历年间福建按察使吴之鹏的摩崖石刻《过白鹤岭二绝》。记者了解到,最新发现的有明朝万历年间福建省布政使黄琮在岭头天峰亭内刻的碑文,记载着戚继光抗倭的历史。“10年前当地农民修天峰亭,挖地基时发现这块石碑,2013年经过数位书法家的辨认、斟酌,才将文字确认下来。”李剑平说。

曾作为茶道 辉煌一时

据《宁川佳茗》记载,早在明洪武年间(1391年),蕉城区的“天山芽茶”曾是宫廷贡茶,由人力肩挑运送京城。《古代闽东茶叶史略》也曾记载,清,闽东系福建出口和内销茶叶的主要产区,三大名茶(天山绿茶、坦洋工夫、白琳功)产地亦成为三个茶叶中心集散地,清末天津的“京帮”、山东的“全祥”及福州茶行客商,都前来采购茶叶运销国内外。

福州花茶兴起后,商号手中购得绿茶几十成百担,急于送到福州城中加工成精茶后运往外地,当地茶商就要雇佣体力好、办事稳妥的人,以一百二十四斤的挑工价让其挑六十斤茶的样品,翻越白鹤岭古官道,赶赴福州。尤其在1939年后,因抗战,三都港被封锁,闽东一带海上的茶叶销路基本中断,一时间,白鹤岭古官道上,挑着茶担的茶叶商队络绎不绝。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末,宁德蕉城的茶叶因战争虽然已有衰退,但依然有几十家商号。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