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闽闻·环球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德化野生山茶油开卖啦
生态补偿让长汀山更绿水更清
环境承载力被“一次性”挥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补偿让长汀山更绿水更清
福建环保世纪行走进汀江源头,看到水环境补偿资金作用很大,农村污水处理后变“清泉”;不过下游的广东对上游的补偿意愿不强,专家呼吁尽快破局
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汀江水质良好(网络图)
 

N海都记者 陈文浩

海都讯 君住长江尾,我在长江头,同饮一江水。汀江是福建最大的出省河流,穿越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后,一路南下到广东。这条纵贯两省的大江,为了保证下游人民的饮水,作为上游的长汀人民作出巨大的牺牲。

上下游要如何共同保护母亲河,上下游的环境保护权责要如何平衡,对此,亟需引入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海都记者日前跟随福建环保世纪行采访了解到,连续三年由中央财政下拨的汀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对汀江的水源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汀江,福建与广东的相关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目击:生态补偿后,污水不再乱排

青山逶迤,碧水滔滔。10日,记者来到了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村前的河流,就是汀江。“这里流的都是山上的树根水。”涵前村一位村民指着清澈的河水,自豪地告诉记者。河水清澈的另一个原因是,村里的污水没有直排,而是经过了处理。

白栅栏、绿草皮……在河边的一处木走廊附近,如果不是村民介绍,记者还以为这个占地近百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就是个小花园。

全村有2000余人的生活污水,都是接到这里。污水经过滤、厌氧分解、好氧池降解、沉淀等多个环节,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作用,最后成为“清泉”排出。这个微动力污水处理工程,解决了许多农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况。

庵杰乡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污染处理工程建设于2013年,使用的就是汀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加上生态护岸的工程,费用近220万元,“如果不是生态补偿,一个村子很难拿出这么一大笔钱。”

“生态补偿资金具有杠杆的作用,能撬动村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长汀县副县长张国防认为,污水处理资金的投入,有助于保护青山绿水。在此基础上,庵杰乡大力发展漂流、生态旅游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庵杰乡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工程,仅仅是长汀县使用生态补偿资金的一个缩影。长汀县委书记魏东介绍,从2012年起,我省汀江流域水环境治理连续三年获得中央财政补助,每年的补助资金为5000万元。利用这些资金,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10套,生活垃圾收集及转运设施1687套,饮用水源保护设施15套。

现状:生态补偿要长久上下游省份需合作

在采访中,长汀县委县政府多位负责人都坦言,为了保证水质,长汀人民作出巨大的牺牲,在保水、蓄水、治污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和代价。但是汀江流域是老区、苏区,各县总体上经济基础较薄弱,整治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实行流域生态补偿是大势所趋。

目前的情况是,中央下拨的汀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尚未形成长效机制,明年中央还会不会下拨,是个未知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国务院明确指示要推动建立汀江(韩江)流域生态补偿,如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研究建立汀江(韩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福建省多次提请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协调广东省相关部门。由于广东方面意愿不强,未取得实质进展。

不过,近年以来,跨省补偿的试点也开始出现。此前国家就在新安江流域实施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今年,广东与广西也在九洲江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两省区分别出资3亿元,首次设立合作资金,用于流域上游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工作。对此,有环保专家建议,对于汀江(韩江)流域生态补偿,福建省政府与广东省政府要继续协商。而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也可以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的议案,促使汀江流域生态补偿能尽快落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