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张颖珍
海都讯 粮票,这个在父辈中耳熟能详的词,如今的年轻人了解得却不多。昨天,福州严小姐在家中找到40多张粮票和几张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公债券,拍照发到网上后,勾起了网友们对老福州的回忆。
昨日,严小姐将这些“老古董”展示给记者看,其中面值最大的粮票是“贰拾市斤”,此外,还有近30张10斤、5斤和1斤面值的粮票。
严小姐的父亲严依伯说,这些粮票多是1981年的,他当时是名普通工人,一个月限换购28斤米,超过限额,就算有多的粮票也不能换粮食了,只能留到下个月使用。“壹市斤就是现在的一斤,壹市斤粮票可以换一斤米。”严依伯说,当时物价都是按“毛”算,一斤米才一毛多,肉类和鱼类每斤都只要几毛钱,“也有两毛多一斤的大米,不过我们普通工人是不能换的”。
而严家现存的4张公债券“资格”就更老了,分别是1956年、1957年和1958年的。严依伯说,公债券是当时父亲交给他的,“我父母当时都在银行工作,多年前老人家把这些来不及兑换的公债券整理出来给我”。
严小姐说,自己也会好好收藏这些从爷爷爸爸手中接下的“老古董”。
感谢“寞-小陌是Miss_肉包”提供线索和图片,奖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