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高考分数将不再是上大学的唯一评价。教育部12月16日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考生自选三科计入高考总成绩,其它科目按“合格”“不合格”呈现,高校录取还将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按此次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类。这其中,有的尚可量化,有的难以量化。
比如“思想品德”,好与不好,有没有细化的指标?即便有,对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少年,要提多高的要求?作为中学生,遵纪守法难道还不够吗?
再说,谁来评价?如何评价?也许教育部门会规定,要学生参与评判,要公示。但这些都容易流于形式,实际操作中基本还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说了算。这难免会带来人为因素,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难怪有家长担忧,孩子与老师搞不好关系咋办?由此带来的某些“交易空间”,是不能忽视的。
“身心健康”,这一条,也值得商榷。且不说身体和心理健康是学生的隐私,不宜公示,就算此条款合理,那身体虚弱的学生咋办?残疾学生咋办?他们算“身心健康”还是“不健康”?若以此条件影响他们的升学,公平吗?
“艺术素养”,更是一条让贫困学生“泪奔”的条款。既没钱买钢琴,也没钱学画学舞蹈,你叫我咋跟富家孩子比拼“艺术素养”。
总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教育部门要出台科学的可操作的办法,更要防患于未然,堵住学校在这方面的“权力寻租”空间。否则,所谓的“综合素质”,会变味为拼爹拼钱的角斗。(金发 福州)
考分淡化后高校凭啥招生?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可自选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并按考生比例来划分等级;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一向被称为学生的命根的“分”价值下跌了,“分分计较”的局面可能被淡化。
在考试分数价值下降后,高校凭什么招生呢?参照世界各国招生的例子,大多卓越的高校通过专业的团队对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业绩,对学生是否有使命感和领袖力等个人特质作专业测试。在中国,如果没有专业的测试,公众最大的担心是分数价值降低后模糊了选择依据,灰色权力从中混水摸鱼。
真正要淡化“分分计较”,关键在于不可用统一标准,认识到学生的多样性与学校招生需求的多样性。扩大学生与高校的自主选择空间,建立第三方专业评价的同时,也要建立学校的专业招生团队才能个性化地解决这一复杂问题。要看到,仅是厘米换成为市寸,不会带来多大实质性变化。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如何走出更坚实的一步,预防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对具体的政策设计也是一种考验。
(储朝晖 北京)
学生申诉渠道可有保证?
《意见》规定虽然解决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什么的问题,但由谁来评价、怎么评价,才能保障评价的真实可靠、没有弄虚作假,才能让学生及其家长满意,且经得起社会民众的检验,确实值得深思。
对此,教育部权威人士认为,不仅要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情况,对这些活动情况与相关材料进行公示,进行阳光操作,而且要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方便民众监督。同时,还要对弄虚作假者进行严肃处理,防患于未然。这些措施不能说不好,但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情况,有没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呢?值得考量。记录了学生的活动情况后,又怎么评价呢?无论怎么评价,还不是有很大的人为操作性。另外,当学生发现对自己综合素质的评价存在不公正现象时,申诉渠道是否畅通?如何保障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玫昆仑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