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好手好脚为何“全副武装”行乞
禁过圣诞
捐助的尴尬还在继续
“小事故赖路”回潮 处罚不能太温情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捐助的尴尬还在继续

 

N刘世泉

背景:“之前海都报帮我报道的‘微网站’,被骗子窜改银行账号后发到朋友圈了。”昨日,杨先生致电记者反映,帮助他侄子筹集救命钱的“微网站”,被一个名为“乐善义”的微信公众号窜改受捐账户后发布到微信上。记者核实后,对该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详见本报12月10日A39版、今日A08版)

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倪琼由于“卖女救夫”,收到了120多万元的善款,捐款停不下来。而需60万元手术费的杨国权在多番努力下却只收到7万余元捐款。受赠人收到的善款并不跟其所需费用成正比,而是跟新闻的受关注度成正比。这种捐赠的尴尬,一度成为本报关注的热点。

为此,本报此前还专门推荐过杨国权的做法,即通过自建“微网站”,公开每一笔捐赠账目,一旦达到标准,就关闭“微网站”。但如今看来,这个方式也不妥当,又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利用媒体的报道行骗的案例屡见报端,个人的求助面临着不小的风险。“曝光—捐赠”的慈善模式更是仅限于个别有效,但并非长久之计。杜绝慈善风险,最终还是要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公开、透明、公信力高的慈善机构,才能让民众“捐”得放心,让受助者用得到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