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徐超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近年来不断扩充武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境内攻城略地,逐渐被西方国家视作一支威胁不亚于“基地”组织的武装。不过,一些安全分析师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与“基地”组织不同,“伊斯兰国”的战略目标不只是建立一支能对西方国家构成威胁的武装力量,而是还希望构建一个“社会”体系,将招募对象瞄准极端人士及其家庭,还有医生、护士、工程师、律师和会计等“多样化人才”。
占地为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25日报道,“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的重要不同点在于,“基地”组织虽然足迹遍布不少国家,但它只是一支不具国家形态的武装力量,而“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占城镇后,以这些地方为据点构建“伊斯兰国”版本的“社会”体系。
比如,他们利用被占地区的现有学校、医院等设施推行自己的社会秩序。在被视为“伊斯兰国”大本营的叙利亚城市拉卡,当地儿童被安排到学校灌输极端思想,男孩年满14岁后开始训练作战,女孩则学习着装、家务等。
给人分房?
为吸引更多“极端家庭”到“伊斯兰国”控制地区,“不差钱”的极端武装会抛出现实的诱惑。
“伊斯兰国”攻占拉卡后,赶走这座城市的20万居民,将腾出的房屋分配给极端武装及其家人。他们之中,不少人出身贫寒家庭。
《华盛顿邮报》援引安全分析师的话报道,根据西方情报界估计,迄今有至少1.5万人前往“伊斯兰国”控制地区,大部分来自突尼斯、沙特阿拉伯、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也有几千人来自西方国家。
虚假亲和?
《华盛顿邮报》报道,在近期出现于网络的一些宣传视频中,“伊斯兰国”展示了武装人员推孩子荡秋千、分发玩具和糖果等“亲和”内容。
事实上,这种粉饰与实际情况有天壤之别。一些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报告显示,生活在“伊斯兰国”控制地区的人们长期面临缺水、断电、缺少食品和药品的痛苦。而根据联合国先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伊斯兰国”极端人员在控制地区对女性犯下不少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