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6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赴川登雪山训练 队员与死神擦肩
漫山飘“雪”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赴川登雪山训练 队员与死神擦肩

薛伟(左)与好友陈明晨在雪山合影
薛伟与队友在进行攀冰训练
 

N海都记者 高敏

海都讯 元旦假期结束,多数人都开始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42岁的福州汉子薛伟则仍在四川双桥沟阿妣山进行模拟登雪山训练。

从1日开始,他和队友登上了5000米的雪山。昨日,与海都记者连线时,薛伟透露,在4日快登到山顶时,一度发生队友滑坠事故。“好在团队其他人及时用安全绳合力拖住了他。”薛伟说,登山不是个人秀,尤其在雪山这样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只有团队协作,才能保证安全,顺利登顶。

带好友体验极限 遇到不少女队员

此行前往四川,薛伟参加的是西藏圣山公司组织的活动,共有21名队员,其中5名女队员,还有1名法国女孩。除了薛伟之外,还有一名福州人——他的好朋友陈明晨。陈明晨经常听薛伟讲起登雪山的经历,很是向往那样的体验,于是这次报名参加活动。令薛伟没想到的是,此行21人中,有12人都报名了今年4月的登珠峰活动,“这让大家感觉更亲密了。”

1日上午7点半,薛伟一行从成都出发,直到下午2点半才抵达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双桥沟。双桥沟是四姑娘山风景区中最迷人的一段,长达30余公里的沟内,两面皆是山,却山山不同,沟内处处皆景,而景景有别。低海拔的地方,有白杨林带、五色山、人参果坪、九架海等景点,被国内外户外爱好者追捧。

登山随身带尿壶 烧开雪水吃泡面

到达第二天,大家随即登上4700米的冰川处,4700米往上,就到了冰川地带。薛伟和队友们各自背上自用物品,然后合资请背夫将帐篷、下降器、冰抓等技术用品背上雪山,开始练习上升、下降、过节。

在容量为40L的背包里,薛伟放进了30多件物品、包括徒步鞋、冲锋衣裤、安全带、路绳、电筒、各种常用药物,甚至还有个塑料尿壶。薛伟说,夜间温度低,为了安全不能出帐篷,一般就用尿壶在帐篷里解决内急。白天则用雪垒成墙,临时“建”一个厕所。

至于食物,薛伟说水是克服高原反应的关键,每天他们都要喝3升到4升水,在营地还可以用锅烧开雪水饮用,主要吃方便面、八宝粥或一些固体压缩干粮和乳制品。

保护点岩石塞脱落 下坠3米命悬一线

薛伟没想到,一上到4700米的营地,团队中就出现了大范围的高原反应,头疼,睡不着觉。陈明晨的状况最为糟糕,在登至海拔5000米左右甚至开始呕吐。为此,薛伟跟向导沟通,让陈明晨住在他的那个帐篷里,晚上更是安排他吸氧,陈明晨这才有所好转。

3日、4日,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方,团队模拟珠峰的各种路线,结组前进。薛伟说,“这在登山中有个专业术语,叫喜马拉雅式。登高海拔雪山要过冰坡、爬冰壁、过冰裂缝,如果真的不小心遇到一个人掉下去,其他人还可以联合拖住,救起这个人。”

4日攀登途中,他们果真遇到了惊险的一幕。薛伟与一名向导、小吴、沙沙及两名女队友小马、娟子结组。临近中午时分,由于保护点岩石塞脱落,队友沙沙向下坠落了3米多。小组里有两个女生,薛伟和向导成了救援的主力,他俩几乎使出全身力气,把沙沙及时拽住。“此刻我救了沙沙一命,也许下次就轮到他救我了。”薛伟说,沙沙也是他4月登珠峰的队友,“大家命悬一线,谁都不能独自行走。如果你带着个人主义进行攀登,就很容易出现危险。”

(图片由薛伟本人提供)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