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和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正在吹起,这当然令很多人感到欣喜,因为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再被冷落了,它本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令人忧虑的是,社会上又有一些人和机构开始打学生的主意,那就是当下教育盛行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领导重视什么内容,有关部门就给学校和学生加一门课、增一套书和配一批人。这一现象应该警惕。
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怎样进校园呢?当下最紧迫要做的是: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
当然,在保证学校教育主要课程之外,各地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增加地方和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并配之以地方和校本教材,但这不应当成为主流。应当坚持以主要课程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辅的原则,真正做到主辅分开,形成合力。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前教育部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