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政事/快报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务车将可实时查询位置
南安林业局长 被处分
民国古厝 形似小船
海参躲进奶粉罐 企图邮寄入境
榕地铁罗福区间隧道贯通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国古厝 形似小船
闽侯这栋青砖房,80年前还是高档会所
船厝内可泡澡喝茶
乌山脚下的明城墙遗址,已修复完毕,并保护起来
这座古厝仿佛一条船,坐落在闽侯竹岐乡的一条小溪边,当地人叫它“船厝”
 

N海都记者 李熙慧/文 包华/图

海都讯“闽侯竹岐的溪边,有一栋房子,整个形状如同小船。”昨日,热心读者林先生向本报95060新闻热线报料。海都记者昨日和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一同前往探访,并用航拍器拍下了这栋建筑。

船形古厝位于竹岐上塅村内小溪边,是一栋民国风格的二层青砖楼,窗户上的图案如同半个船舵。近两米高的地基,由巨大的鹅卵石筑成。

“这栋房子叫嵩艇。”房屋主人岳先生说,“船尾”有个门进入。记者入内看到,“船尾”隔出一部分空间,放置锅灶。“船身”分上下两部分,里面设计很精巧。一层的空间由宽到窄,靠近“船头”的位置,有一个一米多见方的池子。在二楼,采光很好,全是木制的窗户,可推拉开来。

“空池子原是泡汤用的。”房屋主人岳先生说,该房是祖辈岳世钦所建,他在上世纪30年代曾是当地有名的乡绅,这里是他和朋友一起泡汤、喝茶聊天的场所,也是当地乃至福州很出名的一个会所。

“当时的上塅村,可不像如今冷清。”曾江告诉记者,在没有闽侯到南平这条县道前,上塅是个很大的集市,水道运输非常繁荣,向山区运送的物资都要在这里中转。根据县志记载,1937年5月,岳世钦购置了1台3千瓦发电机,就在“船厝”旁创办了闽侯县第一家水力发电厂。一台木质戽斗式水车白日碾米,晚上发电照明,年发电量约5000千瓦时,名噪一时。该电站于1950年收归政府管理。

他说,船形的民国建筑很罕见,可能是全省孤例,可考虑申报为文保单位。

□相关新闻

福州南门兜明代城墙 保护工程完工

N海都记者 李熙慧/文 包华/图

海都讯 福州市文物局消息,福州南门兜明代城墙保护工程昨日正式完工,位于南门兜冠亚广场紧靠古田路一侧。墙遗址长约15米,高约3米。墙体分上下两层,石头所砌的方向有所不同。在城墙遗址前,立有“明代城墙遗址”石碑,上面做了简单的介绍。

据悉,福州市区目前残存的几段城墙,均为明代所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奉旨循宋外城旧址,垒石为城,称为府城。北跨越王山(今屏山),南绕九仙山(今于山)、乌石山麓。城高2.1丈,厚1.7丈,辟东、西、南、北、水部、汤、井楼七大城门。后历经多次重修,但城池范围没有拓展。民国时期,为修路,这些城墙逐步被拆除。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