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苏燕梅
海都讯 今日是腊月廿四,这一天福州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家灶前摆设供品,焚香祷拜,为灶神上天述职饯行。祭完灶,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
“在福州,不同身份的人祭灶的时间并不相同。”福州文史专家郑子端说,福州有句俗话“官三、民四、曲蹄五”,指当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曲蹄囝(疍民,连家船民)廿五祭灶。
祭灶重仪式,不同的供品也有不同的说法。郑子端说,甘蔗、荸荠、海蛎、豆腐、灶糖灶饼,这几样不可少。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头,有“节节高”和“金榜题名”之意。荸荠,要留顶上的那部分,意思是来年有儿子。豆腐和海蛎,寓意“来年招弟(意为添丁)”。祭灶时,摆上这些供品,能讨到好彩头。灶糖、灶饼是用麦芽糖做成的,请灶公吃了,粘住他的牙,让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这家人的坏话。
郑子端最近找到一张老照片,拍的是福州一家商店挂出招牌,出售“灶糖灶饼”。郑子端说,福州老店以前只在祭灶时才出售灶糖灶饼,灶糖和灶饼各有十多种,市民可自行组合。
“以前祭灶可是孩子大饱口福的日子。”郑子端说,他还记得小时候,外婆在祭灶前要送灶糖灶饼到家里,母亲摆好后,跟他和兄弟们交代,不准偷吃。到了傍晚吃完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祭灶,他和兄弟一直盯着供品直流口水。祭完灶蜡烛一吹灭,孩子们一哄而上,抓起东西就往嘴里送。
祭完灶,父亲还会跟郑子端讲祭灶的故事。“为什么甘蔗只能用一条?”郑子端说,父亲告诉他,只有灶公上天,灶婆不上天,所以只要一条鞭,一根甘蔗就够了。“灶公灶婆的神龛为何要放在灶台前?”父亲告诉他,以前家里佣人多,有灶公灶婆看着他们,他们不敢偷吃。
郑子端提醒,大家要把旧的灶公画像揭下来烧了,而不是撕了,意思是恭送他上了天。
感谢郑先生提供线索,奖励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