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礼饼轻 情义重
贻贝:大众口中的“海中鸡蛋”
南铁加开旅客列车
“筅堂”迎祖宗 年饭上整鱼
三坊七巷 推出学生游览线路
省非遗博览苑 可品“文化大餐”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礼饼轻 情义重

经过半个小时的烘烤,香喷喷的礼饼出炉了
 

N海都记者 邱也栩/文 包华/图

海都讯 这是湖北人金全安在福州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他在外的第三个春节。虽然身为百饼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部经理,但在春节期间,由于工人都回家了,他不得不给人打下手帮着做礼饼。今年,他照例寄了一箱福州礼饼回家,让远在湖北的妻子和父母尝尝远方的年味,尝尝丈夫和儿子的“味道”。

春节期间,礼饼还得天天做

农历廿八,大多数的工厂都放假了。福州百饼园食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也比平时冷清了不少,只剩下不到十人还在赶工。在烤箱的轰隆声和弥散的饼香中,30岁的生产部经理金全安也帮着给礼饼包馅。

比起面包蛋糕等,礼饼的制作过程相对繁琐,是个团队活儿,至少需要7~8个人。

18岁的小魏负责给礼饼配馅、搅面皮。“猪肥膘、面粉、白糖、花生……”他一一数着所需的材料强调说,猪肥膘一定要用熬成的糖水腌制一个晚上,这样肉才不会过腻。皮料也大致如此。10多分钟后,小魏揪出一撮皮料,两手略微拉开,表示筋度到位了。“筋度够了烤出来表皮才光滑,不会有裂纹。”

据介绍,每一年百饼园都要生产二三十万个福州礼饼。

包馅最考验功力

一个2斤重的礼饼,馅和皮最佳的配比是17∶3,即馅850克,皮150克。包馅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公司副总经理蔡志鹏说,搅拌、割料、烘烤基本都实现了机器操作,但唯独包馅这个环节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金全安揪起已精确分割好的皮料拍在案板上,木杆子一推,就成椭圆状的皮子,接着抓过一个圆球状的馅泥放在皮料上,有节奏地把两边的皮料往上推拉。封口后,两掌略微使力向下将面饼按平,放在模具里推整成统一大小。接着拍上芝麻,刷一层全蛋汁,就等着进烤箱了。

昨日,记者在三坊七巷看到,不少店内都有销售福州礼饼,有50克、400克、800克等多种规格,价格从5元到30元不等。市民陈阿姨就拎了两块礼饼回家,她告诉记者,礼饼虽然重糖、重油,但在那个清汤寡水的年代,可受人欢迎了。

“以前还只有逢年过节、红喜事的时候才吃得上。”她说,早年在福州,还有“礼饼方有礼,其他不为礼”的说法,说的是礼饼不仅作为男女订婚的聘礼之一,也是出嫁的女儿、外孙女在每年中秋节孝敬长辈必备的特色礼品。 陈阿姨说,最近自己的老姐妹刚从美国回来,一直惦记着礼饼的味道,“这不,买两块给她尝尝!”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