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进程的最大亮点,我认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理论创新和价值创新。社会公众之所以对中国发展前景信心提升,一个重要来源是对新阶段改革与发展的理论表述和制度实践的信心。
对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价值定位,可以用“新常态”进行概括,而“四个全面”的论述则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发展方法等四个方面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又把“新常态”的内涵从经济新常态,拓展到政治新常态、社会新常态、文化新常态。这是一个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对社会主义发展传统、现实和未来进行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判断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从价值与制度两个方面对未来改革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总把握。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改革的“体制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新常态”下的经济改革就是要完成经济的体制性改革向技术性改革的转变,以货币、财政、金融、创新等为技术手段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建设将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常态”。而这些技术手段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关键不是市场的内部因素,而是建立有效市场的外部环境,即制度环境。
未来5到10年,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会进一步增强,相信在新改革观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