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高敏
海都讯 又到一年清明时,福州许多市民都在为去世的亲人准备祭品。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甚至是“奢侈品”等各类祭扫用品都被摆上了市区各处香烛店的货架。然而,在主力消费人群是中老年人的祭品市场上,相比这些新潮祭品,还是传统的元宝香烛、金箔冥币更走俏。
记者昨在丞相路的一家香烛店看到,店里除了传统的元宝香烛、冥币、金条外,还摆出了“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各国“纸币”。此外,其他物品也是一应俱全。“生活用品”方面,“豪宅”配套了“功夫茶具”、“麻将桌”;“服装”升级为各种“奢侈品牌”;“顶级品牌”的“包包”内搭配了“银行卡”、“银行存折”,甚至还有该“品牌”的“VIP卡”。“电子产品”也紧跟潮流,不仅有“苹果”、“三星”等“进口品牌”,还有“小米”、“酷派”这类“国产潮牌”。
在文林山公墓附近的文林路、西洪路上有好几家香烛店,记者发现,这里的祭品类型更丰富。“移动数码产品”的纸祭品配了“充电器”、“耳机”、“内存卡”、“路由器”,“iPad”贴心地配了“保护皮套”,这些“新潮设备”价格多在10元左右。在新潮祭品中,“交通工具”更是花样百出,“豪华版的商务客机”要三四十元,“宾利”、“凯宴”这样的“豪车”仅要20多元,有的还内配“司机”,附赠“驾驶证”、“行驶证”。
这些祭品够新潮,然而,福州市区内多家香烛店的老板都向记者表示,这些创新型的祭品,并不如传统的祭品好卖。丞相路香烛店的王老板称,店里还是买“金条”、“元宝”的人多。他分析,一个是因为买祭品的多是年纪较大的人,另一个原因在于顾客大多认为还是烧“钱”比较靠谱。
对于清明祭祖,不少市民建议要文明祭扫,可以通过敬献鲜花祭奠先人,这既可减少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还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