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4版:城事/家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潘基祥首赴长乐宗祠祭祖
牦牛驮队雪山上的“货车”
“洋气”洗发水20年前福州造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牦牛驮队雪山上的“货车”

牦牛队在前进途中休息(受访者供图)
 

N海都记者 高敏

海都讯 薛伟昨日和队友们从5800米营地前往6500米的营地。在那里与牦牛驮队相遇,他客串了一回记者,了解了珠峰牦牛驮队的前世今生。

登山队昨天一早8点出发,顶风冒雪到达营地时,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负责为各支登山队运输物资的牦牛队伍,已经“占据”过渡营地的“半壁江山”,正在休息。

牦牛驮队的卓丹告诉薛伟,他们都是生活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农民。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的登山旺季,他们就赶着自己的牦牛前来帮助运送物资。大概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英国的探险者最早找到藏民,让他们帮助训练牦牛来运东西,后来这就变成了珠峰的传统。

牦牛驮队的牦牛往往训练有素,在山间与陌生的登山者狭路相逢,往往是立定不动,双眼圆睁瞪着你。那意思是,请你给它让路。卓丹说,在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牦牛遇到陌生人,经常惊恐得把驮运的物资掀翻在地。”这几年随着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牦牛驮队的生意越来越好,牦牛也越来越职业化了。以前牦牛到了海拔6000米就很吃力了,现在牦牛在6500米还能背负50公斤的物品前行。这次有20只牦牛、5位农民帮助薛伟他们的登山队运送物资,从5200米大本营上到6500米的营地用了三天时间。每头牦牛一天的工钱是30元。这一趟下来,卓丹和他的3头牦牛能拿到50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