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颖旭
海都讯 “别针式的校徽,容易扎伤孩子。”昨日,长乐市民陈女士拨打本报热线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她说,要排除安全隐患,建议把校徽改成粘贴式的。长乐市教育局陈局长称,这是个好建议,将采纳并尽快执行。
校徽别针“张牙舞爪”
陈女士说,她的孩子在长乐某小学读一年级,学校要求学生上学时,必须佩戴校徽和红领巾,否则不让进入校园。“孩子戴校徽上学,我们很支持,但这种别针式的校徽存在安全隐患。”陈女士说,校徽上的别针有两三厘米长,针头相当锋利,轻轻一压,别针就弹出来了。而且进入夏天后,孩子只穿一件薄薄的T恤,一不小心就会被别针扎伤。
“外地就有学生被校徽扎伤的报道,非常吓人。”陈女士说,每次看到孩子拿着“张牙舞爪”的别针别在胸口时,她都是心惊胆战,她认为这种校徽别在缺乏保护能力的孩子身上,并不适合。
记者搜索发现,确实有不少关于学生被校徽扎伤的报道。据宁德网报道:2004年2月25日,宁德霞浦县盐田乡,一名13岁男童在脱衣服准备睡觉时,衣服上的校徽别针突然扎入心脏,男童当场呼吸不畅,并出现呕吐等症状,由于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家长建议校徽改成粘贴式
陈女士说,如果一定要采用别针式的校徽,最好在别针针头部位设置保护装置,但考虑到孩子的情况,学校最好选用无别针的校徽。另外,她还说,长方形校徽棱角比较尖锐,建议设计成有弧度的圆角,这样更安全。
陈女士说,“外省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采用一种粘贴式的校徽,按一下就粘在校服上,而且不容易丢,希望长乐也能采用这种校徽。”
昨日下午,针对陈女士的建议,记者联系了长乐市教育局陈局长。陈局长表示:“这是一个好建议,我们会采纳并尽快执行。”陈局长称,别针式的校徽确实有不足之处,接下来他们会尽快将这一建议传达给相关学校,建议学校在采购时,尽量选择粘贴式的校徽,以消除别针式校徽存在的隐患。
感谢陈女士提供线索及图,稿酬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