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城事/家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助学一月 捐款超15万元
“金象牌”周公百岁酒老人、渔民最爱
水表户号数字超大 居民觉得像讨债
小区电梯“罢工” 居民出行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学一月 捐款超15万元

陈赛容
黄秀钦
苏震
 

N海都记者 苏燕梅/文 关铭荣/图 实习生 方玲

海都讯 一个月来,海都·利群阳光助学直通车穿梭在福建大山之中,寻找那些家境贫寒却坚持自己理想的学子。为了帮助这些寒门学子,不少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将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的钱,捐给了寒门学子。

昨日,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爱心榜,发现短短一个月时间,上榜的爱心人士超过百名,捐款超过15万元,爱心款从20元到1万元不等。爱心不论大小,积少成多,爱心款最终将发放到学子手中。您可以登录海峡网,点击海都助学直通车专题(http://www.

Nhaidu.com/zhuanti/2015/hdzx/),了解寒门学子情况。

如果您想帮助寒门学子,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直接把爱心款汇给我们。户名:海峡都市报社,账号:1402013109004603888,开户行:工行名店街支行。如果您想“一对一”帮助档案学子,可以拨打18084713600和我们联系。

学子档案62 陈赛容

闽清一中 理科580分 本一批

老夫妇省吃俭用供养女上学 “她刚出生12天就被我收养了。”今年73岁的老母亲擦拭着泪水和记者说起陈赛容的身世。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陈赛容的母亲记得,幼时赛容并没有喝到母乳,母亲只好用粥一点一点地喂养着。虽然家境贫寒,但夫妻二人却竭尽全力为陈赛容创造最好的生活。这些年,陈赛容的父亲常深更半夜独自上山抓点“土货”,除了卖钱补贴家用,也没有少给她吃。由于积劳成疾,父亲在8年前去世了。

8年来,由于年纪的关系,母亲一直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种菜卖钱。在陈赛容的记忆里,母亲常说的话就是“我已经吃过了,你吃吧”。陈赛容心里知道,母亲一直都是把最好的留给她,她说,将来要给母亲最好的生活。

爱心榜(部分名单)

凌淑× 5000元

沈玉× 3000元

严建× 5000元

谢丽× 2000元

学子档案63 黄秀钦

闽清一中 理科600分 本一批

邱国× 10000元

杨先生 10000元

刘道× 10000元

陈× 9000元

爱心奶奶 5000元

一家四口 蜗居老宅一间房

黄秀钦一家人,住在闽清古民居宏琳厝的一幢老宅里。作为老宅的子孙,黄秀钦一家享受免房租的待遇。在这幢祖宅中,黄秀钦一家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里摆了三张床,两张睡人,一张放东西。

黄秀钦的父亲是名水电工,母亲在餐馆里打工,一家人的收入不高,却供着黄秀钦和姐姐两人念书。姐姐在河南上大学,为了节省车票钱,姐姐选择暑假不回家,独自在外打工。

黄秀钦的母亲说,秀钦自小乖巧懂事,善解人意,从没让他们操心。她也从来没有大声地对秀钦说过一句重话。

高考后,黄秀钦报了省内的学校。她说,父母太辛苦了,她要陪在父母身边,帮他们做些家务。

学子档案64 苏震

闽清一中 理科608分 本一批

5元的耳塞 他修修再用

高中三年,苏震一直用着一个五元的耳塞。这个耳塞坏了好几次,苏震都舍不得丢,拿出工具修好,重新使用。他从同学手上截下了不少坏的耳塞,用自己的双手,让这些耳塞重新发挥作用。在他的带动下,同学慢慢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东西坏了,先拿给他修。就这样,他修理的技术越来越好,不仅能修耳塞,还能修充电宝和遥控器。

“我觉得自家种的菜最好吃,我还更喜欢吃榨菜。”苏震说,他不吃零食,也不爱到外面的小餐厅吃东西,因为他认为家里的饭菜是最可口的。

苏震的父亲没有固定工作,靠做短工维持家里的生计。他的母亲智力有缺陷,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务活。每次从学校回来,班车只开到村口,苏震都舍不得坐摩的,走上半小时才回到家。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