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行止不端 读书无益
科协与邮储银行联姻 助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协与邮储银行联姻 助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
福建省科协与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签订合作协议专项授信20亿元
 

9月11日,福建省科协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主办的福建省“银会合作”工作会议在福州举行,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未来三年内,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对全省1100多个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授信总额达到20亿元。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晋阳,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肖建明等领导出席会议,各设区市科协领导、农技协理事长和秘书长,邮储银行各地市分行行领导共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游建胜主持。

梁晋阳指出,省科协与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银会合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省“银会合作”工作全面启动。省科协、农技协、邮储银行在当前新形势下开展“以农技协自主经营为保障、财政奖补为基础、金融支持为主导”的“银会合作”,不仅可以缓解基层农技协、小微农企、农户等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且为我省“三农”、“一路一带”、自贸区建设建立了协作服务新机制、搭建了“银会合作”新平台。他要求各级科协、农技协要与邮储银行密切配合,切实把“银会合作”工作落到基层、见到成效。

肖建明表示,“银会合作”意义深远,“技术+资金”、“科技+金融”的模式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可为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探索新途径,促进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双方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不断深化科协科普惠农以及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打造我省服务“三农”和农村金融的新平台。他提出各地市邮储银行要按照“一行一业、一县一品”的思路,重点支持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的农户,符合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今年5月,中国科协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全国范围内近16个省份的科协与当地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会上,泉州市科协与邮储银行泉州市分行分享了合作经验。

未来,省科协与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将通力合作,共同开展科普、金融知识的宣传,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让农户运用科技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提高运用金融解决资金难题,增收增效,真正让科技与金融惠及民生、服务大众。

据了解,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自2008年成立起就确定了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经济、服务民生的发展思路,积极融入海西建设,坚守农村金融服务阵地,坚持普惠金融义务,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目前已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全省共有950个网点,其中7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已覆盖全省所有的县市和主要的乡镇,构建了“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网络,成为广大农村地区首选的金融机构之一。截至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近28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整个贷款的43%。

 
3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