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
海都讯 最近,7岁的连江男孩小楷(化名)有点厌食,吃啥吐啥,妈妈很着急,带着他到处找医生,最终,小楷说出了真相:原来,妈妈发现他个头矮,成天给他进补,他一看到吃的,就忍不住想呕。
“矮小也是病,得科学地治!”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副主任医师郭敬民说,目前,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是3%,但就诊率不到总发病人口的1‰。不少家长发现小孩长得慢,甚至不长个,就盲目地给小孩食补、药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甚至“补”出了其他毛病。
郭敬民检查发现,小楷已7岁,身高仅112厘米,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骨龄也只有4岁半,他劝小楷的妈妈,别再盲目进补,尽快做内分泌功能等检查,揪出病因,对症治疗。
“没有特定的食物,能让人长高。”郭敬民医生说,给小孩猛补,反而容易引起积食、厌食,吃出胃肠道疾病。
他建议家长,每两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定期体格检测,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即比平均身高低5~10厘米以上),就可能是矮小症,要及时看医生。3~12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生长效果越好。此外,充足的营养、适当的运动、足够的睡眠也是促进长高的三大处方。
□温馨提醒
郭敬民是海都健康QQ群(群号:455630680)的特邀嘉宾,每周二晚7点半,他都会进入健康群,为群友在线答疑,时间仅一小时。目前,健康群已有近1800名粉丝,如果您也有育儿困扰,欢迎加入海都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