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胃药主要有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抑酸药、抗酸药等。那么,这些药究竟是饭前服好,还是饭后服好呢?
1.保护胃黏膜药——饭前半小时服
它们直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发挥屏障作用,不仅可以阻止胃酸、消化酶对溃疡的侵袭,而且可以避免食物阻碍药物与胃壁的接触。因此,建议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
注意事项:饮酒前服用胃黏膜保护药,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胃起到保护作用,但并不能抵消酒精对肝脏、胰腺等器官造成的损害。
2.促胃动力药——饭前15~30分钟服
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胃复安(甲氧氯普胺)以及西沙比利、莫沙比利通过增强和协调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改善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进食后腹胀等症状。建议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可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在进食时达到高峰,获得最佳疗效。
注意事项:促胃动力药与抗胆碱药,两者不可同时服用。
3.质子泵抑制剂——饭前30分钟空腹服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作用于胃酸形成的最后一步,即抑制胃酸分泌而发挥作用,作用维持时间长,可以更好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
饭前30分钟空腹服用,可使其药物浓度在壁细胞分泌小管中达到最高峰。若需要服用较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建议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质子泵抑制剂应整片吞服,不宜咀嚼或嚼碎。当抑酸药与抗酸药合用时,服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长期大剂量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需要定期做胃镜检查,检查胃黏膜有无发生萎缩、息肉等改变。
4.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早餐、晚餐时服
进餐以后,胃酸分泌量大大增加,抑酸药H2受体拮抗剂最好跟着饭点服用,建议在早餐、晚餐时服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基础胃酸在夜间分泌周期最长,因此,在睡前服用H2受体拮抗剂,也有很好的抑酸效果。
注意事项:H2受体拮抗剂易产生耐受性,并且停药后可引起反应性高胃酸分泌,因此,在临床上已逐渐被质子泵抑制剂所取代。
5.抗酸药——饭后1小时服
抗酸药包括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这类药物多为弱碱性无机盐,通过中和胃酸、减弱胃蛋白酶活性,保护溃疡创面发挥作用。这类药物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仅少量经肠道吸收,所以,抗酸药在胃内时效的长短与胃排空的快慢有关。如果空腹服用,作用只能持续20~30分钟,而在餐后1~2小时服用,效果可能延长到3小时左右,而此时胃酸分泌量达到高峰,可发挥药物最大中和能力。
注意事项:由于胃酸持续分泌,如果服药效果不明显,可加服一次药物,但不可增加每次服药的剂量。例如,饭后1小时和3小时各服一次,睡前再加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