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新地产/市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榕楼市未见“开门红”
史上最大的豪宅上市潮来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CRIC数据显示,2016年入市的“20000+”房源或近万套,远超前三年总和——
史上最大的豪宅上市潮来了!

N海都记者 林姿

2015年的高价地,纷纷比起跑得快,在今年内争先入市。(详见本报1月15日B01版报道)

而十多幅高价地入市,直接后果显而易见——释放的近万套房源,都将在今年亮相。不仅如此,这些新房,都将在过万元楼面价的基础上,直接站上20000元/㎡房价大关——福州准豪宅的价格界限。

可以说,豪宅将成为2016年的主流产品。那么,问题来了!在福州,这些20000元/㎡以上的豪宅市场究竟如何?福州楼市的容量,到底能不能支撑有史以来最大的豪宅上市潮?

现状

满地皆“豪宅”

据统计,2015年成功拍出的过万楼面价的项目包括:保利+中庚+首开的加洋巷项目、首开融侨四个连潘项目、阳光愉景花园、融侨阳光的奥体项目、世茂连潘项目、正荣火车站项目、鲁能五四北项目,以及巨成实业拿下的永安街地块等11个项目,占据了去年出让地块的一半以上。

“动辄万余元的高价地,将来房价肯定要卖到20000元/㎡以上才会有得赚。”CRIC高级分析师黄彬表示,据估算,以上地块的总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扣掉公用面积等,以套均120㎡计算,至少有近10000套“20000元/㎡以上”房源。

而在今年以前,情况却并非如此。

如果以20000元/㎡为标尺画一条界线,那么20000元/㎡以上的房源,去年福州共成交了2052套,占据去年全年销量的8%;相应的供应为1559套,占比亦在10%以内。

将时间范围扩大至三年内,2014年成交2957套、供应4020套,2013年成交2950套、供应5589套。占整个市场总容量的比例都在10%以下。

“总体量不大,且而受制于上游土地供应稀缺,其新增供应也较为缓慢。”

CRIC高级分析师黄彬表示,“因而,虽然供过于求的情况比较明显,但按照去化周期警戒线15个月的标准来看,还算健康。”

而今年,这些地王都加快了入市节奏,豪宅上市量,将超过前三年的总和。进一步来看,如按照去年“20000元/㎡以上”房源的去化水平,今年上市的房源至少需要5年才能消耗完毕。

瓶颈

目标客群数量、资金缩水

豪宅井喷,到底谁来买,谁能买?

中原地产福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蔡俊表示:“以往,楼市中流行着八县以及闽北等地的钢铁、建筑、纺织、进出口、期货等行业企业家。”但如今,这拨“财大气粗”的群体,也因为经济大环境的衰退,失去了以往强劲的买房动力。

取而代之的则是具有高知背景的企业高管、IT等高新技术行业新贵。在建发国宾府、融侨外滩的客群中,来自IT、金融行业的高知人群增加,成为200平方户型豪宅市场成交主力。然而,“与一线城市相比,福州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人口流入城市,大型企业产业的聚集不明显,因而此类行业新贵的数量并不庞大”。

而资金充裕的市中心

旧改拆迁户也早已经被高端项目“瓜分”。与庞大的供应量相比,这些人群毕竟还是少数。从近三年豪宅成交不断下滑也能看出,豪宅客群呈现结构性缩减,使豪宅成交总量萎缩。

应对

“要么做轻豪宅,要么做真豪宅”

客群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数量上的萎缩,使得开发企业在产品定位及规划上进行改变和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地块价格高,使得改善盘和豪宅盘的边界日益模糊,但在项目规划伊始就细分市场,才能找准客群,赢在起跑线上。

比如,有的项目独揽稀缺江景、湖景,或者具备市中心核心资源,这类产品就能做大(面积)做精(装修),增加项目之外的附加值如产品风格、功能性、人性化、人文环境等,打造成真正的豪宅,打造成真正的塔尖人群的新居所。黄彬表示,“这类产品正是市场中一直稀缺的,正待补充新鲜血液。”

另一种高价地,虽然地处市中心,但处于供地集中区,稀缺性相对低。为了应对高单价带来的价格抗性则只能相对控制总价,户型面积也比传统豪宅小了一号。

蔡俊介绍,这类项目的主力户型多在100平方左右,可以说是豪宅单价刚需面积,这样才能将总价尽可能控制在250万元以内,客群就能与提升居住条件、置业目的明确的高端改善型客户对接。按照二至三成首付计算,也正是相对高端的改善型需求可以承受的范围。

不过,这类“轻豪宅”还要与目前市面上多个传统的改善型项目竞争,“价格优势不明显,就更需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工夫”。

观察

豪宅,刚会走就要跑?

全城皆豪宅,竞争压力山大。

首当其冲就是销售周期加快。“受制于现金流压力,在销售速度上,就要让豪宅向改善型看齐。”蔡俊表示,“从品质到服务再到渠道,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当然,豪宅具有很强的地缘性,正因如此,做前期产品调研时,一定是抓住地缘性客群,从客群的需求面积、工作性质、家庭结构去做产品。徐鹏志认为,更多高端项目入市,市场竞争将会加剧,是否能够突破地缘性,跨区域抢客,甚至跨越价格结构抢客,争取更多客户,或许是关键所在。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