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王林成
海都讯 福州市“两会”开幕以来,海都报开通“两会”互动热线95060,并通过海都报官方微信、微博,向广大市民收集意见和建议,让“两会”听见人民群众的声音。
“近几年,福州进行了一系列市政工程建设,这是大好事,但也出现了一些工程质量不过关、反复破路等问题。”福州市民陈先生希望,“两会”能围绕这一话题,提出改善性建议。
这一问题,也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多位代表、委员认为,过去几年,尤其在2015年,重大市政工程的建设让福州路网得到显著提升,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一是公共道路正常通勤率降低,个别城市空间资源被浪费;二是工程信息公开不足,工程实际质量难以监督,重复施工难以避免,可能造成公共财政浪费和流失。
民盟福州市委的集体提案中提出,有关部门应加强重大市政工程的政务公开,保障市民对市政工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案建议,对造价超过千万元的市政项目,在编制项目规划之前应进行细致的调研、讨论,广泛征求民意,进行专家论证,从源头防止工程浪费现象,争取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施工,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此外,民盟福州市委还建议,重大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情况要通过相关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的共同监督。
对擅自提标准、超概算、拖工期、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建工程项目实行重点监管和核查,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适时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