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文 林丹/图
海都讯 如何科学地减重、降糖?29日,“海都名医讲堂”再次开讲,100多名读者冒雨赶来,其中还有多个十来岁的小胖墩。
在现场,名医代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敬泽、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王亦萍、胃外科主任黄昌明三人接力,揪出了不少减重误区。讲座后,协和医院的减重团队为读者义诊,量身打造方案。因读者较热情,活动持续了3个多小时。
本周,主办方将整理讲座内容,上传到海都医疗微信公众号“有医说医”。只要扫描本文二维码,关注该公众号,找到相关文章,就能在线查看独家的名医减重笔记。
为测空腹血糖 “胖友”两天不吃
“我两天没吃了!”第一个赶到的是33岁的小王,他身高1.79米,体重超过294斤。他说自己试过很多方法,却瘦不下来,近两年,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喝两顿奶昔,瘦了50斤,但一停下来,又胖了70斤。这回,他为了到医院测血糖,两天只喝了几口水。
营养师王亦萍分析,奶昔、营养棒等都是高热量食物,并不能减肥。不吃或只吃某种食物减肥,短期可能可以,但时间一长,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贫血等问题。
“为了减重,不吃饭是不对的。”她说,不吃早餐的人,可能在当天的其他饮食中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而坚持吃早餐的人,肥胖的发生风险降低43%。为此,一日三餐要坚持吃,主食、荤菜、蔬菜、水果一个也不能少,但要控制每天摄入的热卡总量,可少吃多餐,清淡为主。晚餐最好在睡前3小时吃,餐后做点活动。
“少吃、多吃,不能光看体积,还得看能量。”她强调,早餐喝一小杯五谷豆浆,热量可能超过125克大米,比午饭还多;有时,只吃200ml橙汁、4颗坚果,热量却超过100千卡,需要上楼梯7分钟、下楼梯14分钟,才能消耗。减肥前,最好请营养师给出个性化食谱。
男子两度心衰 老妈妈哀求救命
“快救救我的儿子!”义诊时,70岁的赵依姆掏出相机,哀求医生看看儿子小陈。照片中,42岁的小陈仰躺着,肚子圆鼓鼓的,双腿严重溃烂。依姆说,15年前,儿子开了家食杂店,每天坐着喝啤酒、吃小吃,体重很快飙升。如今,儿子一站上体重秤,秤就爆表了,“身高仅1.7米,至少300斤!”3年来,他已两次心衰,被送到医院抢救,还得了糖尿病、静脉血栓。今年4月,他出院后,腿脚动不了,只能拄着拐杖,勉强挪下床。
这位老妈妈说,15年来,儿子吃了很多减肥药,花了不少钱,却一点也没用,前两年还因此离了婚。“我们比失独还惨!”她说,老两口每天守着卧床的独子,很担心他猝死。他们愿意拿出毕生的积蓄,包括两套房、几十万元钱,换儿子一条命,她甚至愿意签“生死状”,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医生愿意给儿子做减重手术,“儿子要是没了,钱也没用了!”
黄昌明主任很同情这位老妈妈,但他测算后发现,小陈的BMI指数接近46,而超过40,已属于极重度肥胖。他担心小陈的心肺功能不好,不适合手术。加上小陈无法下床,黄主任主动提出,尽快带着减重团队上门会诊,确定小陈能否手术。
他说,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肥胖症最后、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能改善甚至治愈肥胖症引起的Ⅱ型糖尿病。2014年,美国就有25万人做减重手术,但中国仅4500例,很多人怕手术,却迷信减肥药,熬到像小陈这样,很可能连手术都动不了。其实,减重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性比切除胆囊、结肠还要小得多。
女子想手术求美 遭医生拒绝
讲座中,海都报多次报道的减重明星——小欣也赶到现场。她打开一件以前穿过的蓝T恤,往胸口一比划,两边空出一大截,她说,在协和医院的帮助下,她8个月瘦了120斤,全场一片哗然。
“为了减肥,把胃割了一大半,值得吗?”不少读者追问小欣,她说,22年来,她多次减肥失败,做手术是最后的办法,瘦身后,她的脑子清醒了,走路轻松了,还有了男友。
一名中年女士动了心,央求医生给她手术,想一劳永逸地减肥。黄主任拒绝了,他说,缩胃手术,只适用于超胖的人,条件有三:一是体重超出理想体重很多,BMI指数超过32.5kg/m;二是有一种或多种与肥胖相关的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且BMI指数达到27.5kg/m;三是在医学指导下减肥,仍无法获得健康体重。
黄主任建议,普通超重的肥胖症者应首先考虑节制饮食、体育锻炼或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治疗无效,且伴有重度、病态肥胖症患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