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12版:故事绘·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家挂内裤 一家挡黑布
擅改厕所管道邻里闹上法院
戾气叠累 他们的“温良”为何失踪?
成绩保证金
共享汽车时代来临 监管可别落队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戾气叠累 他们的“温良”为何失踪?

N墨一

背景:2月14日,三明尤溪县城关镇一小吃店,两桌客人在吃面时引发口角、打斗,造成一死两伤。而此前,南平建瓯一男子,因有点家庭小纠纷,对姐姐心生恨意,锤杀已成年的外甥报复。想到伏法后老母亲无法独自生活,他竟将母亲也一同杀害。(2月19日《海峡都市报》)

辜鸿铭曾经评价中国人的性格,说中国人拥有“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可近年来,一些国人却变得越来越易怒了。街上路怒族,一点小事故就可能引发“全武行”;网上也常见一言不合,就开始人身攻击,甚至“约架”;就连骨肉亲人间,也会上演刀光剑影。曾经温良的国人,为何有些人变得满是戾气?

社会在进步,国人的个人权利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可有些人同时也在追求权利的路上自我放飞,忽略了法律的约束及个人对这个社会的义务。可以说,这些市民还不具备完整的公民素质。

我觉得那些因琐事弑母、因一碗面行凶的人并非不懂法律,他们缺的,是心中的那个“德”字,少的,是对法律的敬畏。所以在碰到纷争、遇到纠纷时,这类人不是去寻求客观公正的解决办法,而是信奉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比谁更狠,比谁能给对方的伤害更大。芝麻点大的事,也就可能引起了血案。

所以法治社会下要维护健康社会秩序,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戾气,还需回归到人的良知和道德上来——提升自我修养,加强法治意识,树立忍让、宽容、理解、尊重、友好的心态,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

《礼记·祭义》曰:“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沉默自若,以理服人,则戾气自散,温良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