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今日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声援暴力对待“熊孩子”是舆论失态
“虐熊表演”背后的观赏需求更值深思
微言大义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虐熊表演”背后的观赏需求更值深思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网友在福州动物园观看猛兽表演时,拍下了36秒的驯兽师体罚狗熊的行为。现场观众都不满意了,“因为狗熊表演失败就打它,好几次了。台下观众都在喊不要打了,但驯兽师不理我们,继续打狗熊。”目前,福州动物园已叫停猛兽表演。

台上狗熊表演跨栏失败就被踢裆,台下的驯兽场景惨成什么样不难想象。这种看起来“没人性”的现象并非一时一地的个案,被曝光的只是少数。

早在2013年,住建部就委托中国动物园协会编制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其中明确要求,在野生动物保护和饲养工作中应当做到:杜绝任何侮辱、虐待、恐吓、殴打动物的行为,杜绝各类动物表演等。

但现实中,利用动物表演招徕游客的动物园不在少数,原因何在?动物园监管存在疏漏、驯兽师职业素养欠缺等只是部分原因,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市民的观赏需求就没有动物表演,社会对动物表演的观赏需求无疑是“虐待式表演”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福州动物园曾用小猫小狗表演替代猛兽表演,结果遭到投诉,很多游客称花钱就是来看珍奇猛兽表演的,最后动物园只好恢复了猛兽表演。事实上,观看动物表演并不能激发人的动物保护意识,只是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欲望而已。可以说,观众的每一次购票、每一声喝彩、每一次意犹未尽,都是“虐待式表演”的帮凶。

在“狗熊表演失败就挨打”事件上,舆论的一边倒只能说明多数人对动物表演知之不多,空有一腔热情,甚至有人今天咒骂了虐待狗熊的驯兽师,明天就高高兴兴带孩子去看动物表演了。别让动物再受伤害,就应该从拒绝观看各种动物表演开始。(《德州晚报》评论员陈广江,有删减)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