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8版:城事/综合
3上一版
 
“林氏大宗祠”八闽四大祠堂之一
少年曾参与抢劫 升学难题终解开
女司机新买豪车酒吧庆祝 酒后失控狂撞20多节护栏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氏大宗祠”八闽四大祠堂之一
位于仙游县城内街济川巷,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祠堂
林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
近些年宗祠陆续修缮了梁柱、屋檐等构件
仙游林氏先祖自唐太和年间先后从莆田等地迁来

N海都记者 陈海容 林养东/文 马俊杰/图

海都讯 林氏大宗祠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城内街济川巷,始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年),曾遭到破坏,又几经修缮,至今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目前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祠堂,为八闽四大祠堂之一。也是仙游县境内少有的明代民间红砖浮雕艺术品,被誉为“莆仙明清古建筑艺术博物馆”。

明代民间红砖浮雕 历史文化价值高

昨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访位于城内街济川巷的林氏大宗祠,走入小巷大约五十米,便能看到一座十分大气的古建筑。大门上挂“林氏宗祠”匾额,左右安放石鼓一对,正鼓面雕左麟、右凤,两侧面雕花草图案。左右的八角大窗均设立花格,门与窗户之间还刻有字画。记者注意到,在大门坛左右墙面和护厝墙面均饰有花草、飞禽等红砖浮雕图案,虽然颜色单一,但却极有古韵,十分精致。据董事会秘书长林金星介绍,这些浮雕图案均是从明代保留下来的,是仙游县境内少有的明代民间红砖浮雕艺术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跨进宗祠内,是宽阔的厅堂,共有35对高大的木柱。屋架上下的斗拱与雀替、垂莲、陀峰、云士、梁下眉、飞木尾、回头科等相连结,成对称排设,用材粗壮,看起来美观又坚固。最夺目的还属立于大堂中的两对大金柱,使整个厅堂显得格外庄严雄伟,明敞开阔。林金星告诉记者,梁柱均采用重拱偷心造格式,曲线形斗拱撑托,不仅有明代建筑的特点,也使宗祠具有较强的抗风抗震的能力,这也体现出古时建筑特色与科学价值。

祠堂已修缮一新 每年举行大型祭典

海都记者注意到,厅堂梁上大部分雕花与门口梁上的雕花相差甚多。门口的雕花金红相间,十分辉煌大气,但厅堂内的雕花就显得格外朴素,颜色单一。“此前,宗祠曾遭到大破坏,大部分雕花能挖走的都被挖走了。”林金星告诉记者,厅堂内的雕花在以前也是镀金的,又精致又好看,自从被破坏之后,今年刚重新对其进行修缮,换上仿木雕花。在厅堂左侧的墙面上,也有着造型奇特的雕花,那些雕花牢牢镶嵌在墙上,挖不走,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

林金星介绍,据祭簿记载,大殿上奉祀的1485个灵位中,有福州、晋江、永泰、莆田、广东、港澳等地205个灵位,林氏后人有几百万人。如今,林氏大宗祠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许多林氏后代要“寻根”,都需先找到宗祠才行。

“2003年以来,宗祠董事会广筹资金,多次修葺,海内外忠贤孝士也慷慨解囊,宗祠得到了全面的修缮。”林金星告诉记者,修缮时将严重倾斜的下厅堂扶正稳固,中间原本腐朽的木柱也重新换上,现宗祠面貌换新,华丽堂皇。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林氏后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日子。有来自海内外一千多人林氏后代参与其中,热闹非凡。祭祀当日,依照传统习俗,会请来戏班子演戏,还有莆田传统的“十音八乐”。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