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通讯员 上渡综 文/图
海都讯 移动支付方便、快捷。福州仓山区江南水都小区62岁的林老伯,乘坐出租车时也体验了一把微信支付,结果,扫码付款时,原本的“27.20元”打车费,错了一个点,变成了“2720元”。昨日上午,心急的林老伯只好到上渡派出所报警求助。
林老伯说,前一天,他乘坐出租车时使用了微信支付,一开始没注意,直到后面查看时,才发现自己看错了小数点,白白多付了将近2700元,因没有注意到出租车的车牌号,只好通过微信客服去联系当事的收款司机,但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到司机的答复。
随后,民警根据林老伯提供的上车地点及大概时间,通过视频探头查找到了该出租车的车牌,进而找到了司机林先生。不过,林老伯用电话跟司机沟通此事时,对方却称“不知道,没这回事”,并且态度不好,直接挂断电话,再次拨打时已无人应答。
见状,民警用办公座机拨通该司机的电话,表明身份后告知其行为属于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应当返还受损失方。随后,对方承认确实多收到林老伯的两千多元钱,愿意主动联系退还。
昨天中午12点多,民警接到林老伯电话称,对方已经主动联系并将钱款退还。
民警提示,如今移动支付普及,手续更简化的同时,也加大了失误的风险,市民使用移动支付时应确认对方身份以及支付金额,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当转错账的失误已经发生且无法挽回时,应立即保留证据,寻求支付平台或者民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