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有医说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割个阑尾 上演艰难寻医记
接连怀孕 都生下浮肿宝宝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8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割个阑尾 上演艰难寻医记
我省医疗队一队员,突患急性阑尾炎,而同伴还没拿到当地行医资格证,不能手术,只好找非洲医生;在国内三天就能出院的手术,在非洲却住院了一周
援非医疗队参观华商的香精工厂

N海都记者 陈燕燕 通讯员 侯培锋 林鹏焘

海都讯 今年3月,中国(福建)第15批医疗队踏上了非洲大地。此次,医疗队一行46人,远赴博茨瓦纳,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工作之余,医生们喜欢写写日记,记录工作、生活的点滴。4月起,海都报陆续推出“援非日记”,直击福建医生在非洲的日子。

日记1 大冬天手术竟被扒个精光

讲述人:陈穗斌 省卫生计生人才服务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驾驶员

5月13日

我是第14批援非医疗队的老队员,2015年6月就到了博茨瓦纳,结束援助任务后,上一批队员大多回国了,只有总队长和我留任。转眼,我在博茨瓦纳呆了快3年。

在这里,最大的体会就是缺医少药。今天,我想分享我在非洲的一段求医经历。2015年8月,我刚到博茨瓦纳两个月,对环境不熟,加上驾驶右舵车,走左侧道路,压力有点大,竟得了急性阑尾炎。当时,援非医生们还没拿到当地的行医资格证,不能给我手术,他们一致认为,在仰加圭医院做手术,风险比较大。一是博茨瓦纳的艾滋病感染率达到37%;二是病人太多,医生的外科手术就做得很粗糙,小小阑尾炎,可能切开10多厘米长的伤口。

一开始,我打算吃点消炎药对付着,又担心工作正式开始后会更加忙碌,一旦阑尾炎发作,就麻烦了。为此,我央求仰加圭医院院长亲自手术。

当时是冬天,还没进手术室,我就被扒个精光,只裹了一张单薄的床单,坐在轮椅上。幸好,手术很成功,只留下3厘米长的伤口,但我住院一周,每天只挂生理盐水和消炎药,不能进食,饿得筋疲力尽,还插着尿管,痛苦不堪。医疗队的外科医生梁辉声说,目前,国内治疗阑尾炎已使用腹腔镜手术,半小时就能搞定,伤口仅钥匙孔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能较早进食,无需大量补液,术中也无需插尿管,通常三天就能出院。

近三年,我了解到,博茨瓦纳的公立医院只解决基础治疗。虽然当地人享受免费医疗,但因资源紧缺,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约到治疗的机会,药品也只能提供有限的种类和剂量,很容易耽误治疗。

日记2 简易厂房,卫生按酒店标准

讲述人:陈月燕 福建附一医院新生儿科主管护师

5月8日

因为博茨瓦纳较落后,成为英殖民国家后,才独立50多年,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有人形容非洲人是“从树上跳下来,直接坐进了宝马车”。在当地,土著人至今还被叫做“bush(丛林)”,意思是从丛林里来的。

但是,到博茨瓦纳仅2个月,我就发现黑人很淳朴、很友善,做事很认真。

比如今天,我们到江西商人朱总在非洲开的香精公司——F&G公司参观。逛完厂房,朱总邀我们参观厕所,我很意外,公司都是男员工,工厂是简易搭建的活动房,在博茨瓦纳,蚂蚁、蜘蛛、苍蝇随处可见,但这里的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也没有小爬虫。

厕所里的过道上,贴着每日卫生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洗手提示、手卫生标准、员工的各种创意画。朱总很得意,他说,公司虽然简陋,但厕所是按酒店标准管理的,工人做卫生时,会按清单顺序,逐一完成卫生,然后在每日卫生检查表上签字,再由主管检查。

我们惊叹连连,不禁想起自己工作的仰加圭医院,病房虽然老旧,但每个角落都有清洁工,几乎找不到纸屑。

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对当地的印象大为改观。虽然当地物资匮乏,但国家对教育很重视,投入了20%的教育基金,尽管国民的文化程度还是不高,但他们很讲文明。在医院,几乎看不到有人插队、喧哗。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