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夏雨晴/文 马俊杰/图 实习生 林芮岚
海都讯 女婴游泳馆溺水,捞出后现场却没人会急救;小伙子打球时心脏骤停,医生赶到为时已晚……这样的悲剧,不时在我们身边上演。4到6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第一现场的有效施救,是存活的关键。
心肺复苏术,应该是人人都要掌握的急救技巧,游泳馆、健身房等场所工作人员更是如此。前晚7时,海都报联合省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中心,针对运动场所从业人员,专门开展了“急救公益课堂”,数十名从业者,接受了专业人员手把手教学。
不愿悲剧重演,开店前先来学急救
当晚前来参加培训的,既有健身房、游泳馆工作人员,也有马拉松等运动协会成员,他们大多是看了海都报关于女婴小爱在婴童游泳馆溺水,现场却无人会急救的报道后(详见8月2日海都报A01版),前来学习急救技巧的。
“游泳馆没有一个工作人员会急救,实在太不应该了。但想到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边,我也不会急救,这让我很难受。”现场,正准备开婴童游泳馆的陈先生这样说道。
陈先生坦言,在看到报道前,他大多是考虑开店后如何看好游泳的婴儿,却没有想到溺水后的急救事宜。“这篇报道给我敲了个警钟,我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所以开店前,就赶来培训。”
在学习心肺复苏术之前,中国红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队队长、福建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魏勇生,专门针对水中急救的一些知识进行了普及:游泳过程中突然想排尿,很可能是失温的前兆;在水中,不同部位抽筋,做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能迅速缓解;平时用的救生圈,只是娱乐设备,运动场所要备好专业的救生圈;水中施救失去意识的溺水者,游到身边就要先给他吹五口气……魏勇生队长边说边示范,不少参加培训的市民全程举着手机录视频。“满满的都是干货!”大伙儿感叹道。
学时不容有错 关键时刻才能救命
“身体前倾,垂直向下用力!手臂夹紧!”
“有节奏按压,保持充分回弹!”
“边按压、边数数、边观察伤员的反应!什么时候醒过来,什么时候停止按压!”
心肺复苏术的实操练习环节,省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中心教务教学科科长刘丽琴,认真纠正大家的不规范动作。听起来不难的胸外按压,市民们做了几分钟便气喘吁吁。“学的时候一点都不能错,这样关键时候才能救命!”刘丽琴提醒说。
培训现场,有人向老师提出疑惑:“不是说遇到一些伤者,随便移动会加重伤情,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救?”
对此,刘丽琴说,心肺复苏的前提是心脏骤停,作为非医护人员,最简单、最直接的判断就是其是否突然丧失心跳、自主呼吸是否存在。在不威胁到生命的情况下,能不搬动尽量不要搬动伤员,避免二次伤害。
而对于普通市民怎么判断伤者心脏骤停,刘丽琴说,听心跳和摸脉都不准确。对于成年人,应该用双手拍打伤者双肩,并在双耳边呼唤伤者,眼睛10秒内迅速扫视观察伤者反应,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果都没有的话,就要立即施救。如果是婴儿,则要拍打足跟并看反应。
整场培训持续了3个多小时,但不少市民仍觉得不够,有的还报名了考证培训。刘丽琴说,海都报举办这样的急救培训很有意义,能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