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晋/文 毛朝青/图
海都讯 每到傍晚,环卫工人会将小区里的垃圾桶拉到小区外的路边,集中摆放后,再将这些垃圾桶里的垃圾都倒入压缩垃圾车里,压缩车再将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由于大量垃圾桶被摆放在路边,影响来往路人和周边市民,特别是在倒桶压缩过程中,垃圾发出恶臭,让路人无法忍受。
昨日记者获悉,福州正在改变这种垃圾转运模式,推行垃圾“桶装直运”,鼓楼区已在全面推动该措施,台江区也要开始推动。
另外,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困扰人们多年,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已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一个突出问题。
8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询问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团就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场所规划与建设、经费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福州今年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
记者了解到,8月15日、1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就城乡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同时,《福建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列入今年的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省住建厅厅长林瑞良表示,去年9月,厦门市已率先出台我省首部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福州也已启动立法工作。去年底,我省制定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20年前所有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建成区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林瑞良介绍,我省还要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这是推行垃圾分类最重要的工作。目前,厦门、三明、漳州、龙岩已经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福州、南平、宁德、莆田四个市在建,争取今年建成。
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介绍,在推动垃圾分类宣传上,以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进垃圾分类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并通过开展多渠道宣传,让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实现三方联动,通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评价等系列活动,达到一个社区促进宣传教育的目标。
改用“桶装直运”防控“二次污染”
对于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问题,省住建厅厅长林瑞良表示,除垃圾分类外,垃圾收集、压缩过程污染问题也是市民非常关切的问题。特别是全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大量的垃圾转运站拆掉,但没有及时建起来,所以垃圾转运站的选址比较困难。现在还有大量的垃圾桶放在马路边,特别在倒桶压缩过程当中对周边市民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为此,要防控垃圾“二次污染”,主要是改变形式,将小区的垃圾处理改用“桶装直运”的办法。“在小区里面找一个小的点,垃圾桶放在里面,垃圾车定时到门口直接将垃圾桶拉走,用车拉到垃圾站倒桶,可避免垃圾在运输、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林瑞良说,目前,鼓楼区已在全面推动该措施,台江区也要开始推动。
记者走访 试点小区垃圾分类桶成摆设
近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城区多个小区,发现无论小区新旧,在垃圾处理上,大部分实行“一锅倒”,既无分类垃圾桶,也没有实施垃圾分类,居民更无垃圾分类的意识。
2017年,福州市参照国内部分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结合福州市实际,拟定了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试点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全市的生活垃圾实行四种分类,即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含绿化垃圾)四类,并在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部分小区进行试点。
台江区试点小区为书香大第,该小区试点安排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收集桶各30个。昨日,记者在该小区门口看到,这里放置着分类垃圾桶,设有玻璃、塑料、纸张、金属四类垃圾箱,但该垃圾箱处于停用状态。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鼓楼区小柳新村,该新村去年同样纳入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不过,记者发现,小柳新村目前在用的垃圾桶均为绿色的大型垃圾桶。
少数小区垃圾分类推广较好
不过,记者也发现,也有小区的垃圾分类推广效果较好。在鼓楼区杨桥中路名湖豪门,该小区同样设置了分类垃圾桶,设有玻璃、塑料、纸张、金属四类垃圾箱,居民扔垃圾时,可通过垃圾箱的标示进行分类处理。
家住名湖豪门的小杨告诉记者,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很用心,还专门找了小区的孩子担任宣传大使,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给每户家庭赠送分类垃圾袋和分类垃圾桶,并拍摄宣传片。小区垃圾分类一直做得很好,周围邻居也慢慢习惯了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