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燕燕
海都讯 福州男子小林(化名)爱打游戏,经常守着电脑,玩到深夜。半个月前,他突然感到胸背剧痛,好像要被撕裂了,连夜被送到福建协和医院抢救。该院心血管外科黄忠耀主任医师说,小林得了血管外科最凶险的疾病——急性主动脉夹层,若不及时抢救,最快30秒就会丧命。他发病不是偶然的,是长期熬夜引起的高血压,诱发了该疾病。
3层主动脉已撑裂两层 随时可能猝死
小林才35岁,但患高血压已3年多。昨日,小林还在住院,他说,自己是一名业务员,压力大时就熬夜打游戏,可能是长期没休息好,血压波动较大,医生叮嘱他,要坚持吃降压药,但他没放在心上。
最近,公司安排他休假,他就整天守着电脑,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家人劝他早点休息,他就和家人“打游击”,夜晚锁上门,蒙着头,躲在被窝里玩,经常玩通宵,一天打10多个小时游戏是常有的事。
8月12日晚11时许,他突然感到胸背剧痛,全身冒冷汗,连呼吸都很困难。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入院时,他血压飙升到180mmHg,经检查,被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有3层,他已撑裂两层,血管壁像吹气球一样,被撑得薄如纸,稍微用力、咳嗽、情绪激动,血管随时可能爆裂,病人可能猝死。
情况危急!医生花了7个多小时,为小林做了手术。黄主任说,近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据统计,九成的患者和高血压有关。尤其是玩游戏时,身体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波动,加上疲劳,很容易诱发心血管意外。
熬夜易诱发心梗、脑出血等疾病
“不能再熬夜了!”目前,小林恢复良好,过两天就可出院,黄主任一再叮嘱他。黄主任说,近年,门诊中常接诊急性心梗、急性脑出血、肺动脉栓塞,甚至猝死的年轻人,大多是熬夜惹的祸。
去年11月,在协和医院,一个月接诊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大多是长时间熬夜打游戏诱发的,最小的仅12岁(详见本报2017年11月17日报道);去年暑假,10岁的闽侯少年玩了一个月“王者荣耀”,被查出颈椎重度劳损。
黄主任说,经常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可能夺走好视力,严重伤害皮肤、肝脏,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失眠抑郁、颈椎病等,增加患癌风险。
他建议,大家少熬夜,三餐规律定时,尤其是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家长要加强监管,让他们少玩游戏,每次玩游戏最好不超过1小时,高血压者要坚持服药。如果是夜班族,次日应尽量将丢失的睡眠补回来,多补充含有维生素A、C、E的蔬菜水果。
两成有感冒症状 容易误诊
8月,福州流感仍高发,黄主任特意提醒,约两成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诊。
他提到一个病例:37岁的专车司机小李有点咳嗽,偶尔还胸痛,以为是感冒,吃了点药,仍坚持开车,胸痛加剧后,才被查出主动脉夹层,幸好及时手术,才逃过一劫。
黄主任说,大家都明白,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会要命,但很少有人知道主动脉夹层更凶险。主动脉夹层被称为“旋风杀手”,约三成病人会在发病的48小时内死亡,一周内死亡者高达50%,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人,一旦孕妇发病,更加凶险。目前报道中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他指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如出现头晕、胸痛、心悸气短、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