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闽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刀裁出精美旗袍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8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家老旗袍店位于仓山区马厂街29号潘,爱仪师傅的﹃一刀剪﹄绝活,闻名十里八乡及海内外
一刀裁出精美旗袍

儿子小潘夫妻俩同样是优秀的裁缝,不论什么工序都得心应手
潘爱仪认真观察旗袍是否合身
老潘师傅正在帮客人将旗袍整理妥帖

N海都记者 陈晋/文 马俊杰/图

海都讯 有人说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说起旗袍,总会让人想起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泛黄的光影里,一身锦绣摇曳生姿。

昨日,记者来到福州仓山区马厂街29号,这里是潘爱仪的家,也是旗袍作坊,货架上陈列着各类京式旗袍,这些成品都是顾客定做的。为上门定做旗袍的顾客量完尺寸,潘爱仪麻利地在布料上画线剪裁——学做旗袍至今已有42年,每道工序他都已烂熟于心。

从小爱玩缝纫机做衣服靠天赋

潘爱仪说,裁缝这手艺并不是他家祖传的,他的父亲曾是闽侯一名木匠,按福州话说,他父亲在当时很“走时”,家里有自行车、手表,最关键的是,还有缝纫机,这在当时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时尚又富有的家庭。

潘爱仪从小就对缝纫机感兴趣,他将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后,便欲罢不能,也由此踏上了“裁缝”生涯。

在三百六十行中,虽然大家都算是“匠”,但相比其他行业,裁缝这行,算是比较舒适的,不仅不用风餐露宿,且收入相对稳定,也很受人羡慕。

不过,潘爱仪并不是因为这些才入行,他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1976年,18岁的潘爱仪第一次尝试做衣服,因为缝纫机玩得溜,让人觉得他做起衣服来,完全是一种天赋。也不知从何时起,他的手艺越来越娴熟,找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从普通衣服,到唐装、汉装、中山装、旗袍,只要是跟那个年代的时尚对得上号,潘爱仪就能信手拈来。

因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潘爱仪的主业基本放在旗袍上,他手工缝制的旗袍也成为了他的名片,不仅十里八乡的人来找他定做,甚至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华人都慕名而来。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从台湾来的太太们,她们的头发各个都是大波浪卷,来店里都是要求定做八件、十件的。”潘爱仪回忆时笑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穿旗袍是一种时尚,现在却是一种传承。

“一刀剪”的由来

旗袍之美,在于它将中国女人的身材显现得淋漓尽致。潘爱仪觉得一块合适的布料,构思、裁剪、缝合、装饰、修改、试穿、定型是一个流畅的过程。他开始做旗袍前,必须先让自己安静下来,回想顾客的样貌、性格,以及穿上旗袍后的样子。有了这些,他才能信心满满地一刀裁出最完美的旗袍。

潘爱仪说,他的旗袍属于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不同之处在于,京派旗袍在制作时,是通过平面裁剪法,穿上之后又能凸显出女人的身材。“有些部位需要归拢,有的地方又要归拔。”潘爱仪认为,海派旗袍给人一种紧绷感,犹如将人裹在衣服里,但京派旗袍具有垂性,能够随着人的动作变化而变化,看上去内敛却又如此华贵。

如今,每天都有很多顾客上门定做旗袍,潘爱仪都会花时间和对方沟通,从而做出最符合顾客身材的旗袍。“很多人对旗袍有一个误解,就是希望旗袍能够紧些,以此突出她们的身体线条,但我觉得这样的旗袍也会暴露她们的‘缺点’。”潘爱仪对记者表示,他做的旗袍,要保持其整体性、垂延性。通过“一刀剪”手法,将一块布料剪成一件旗袍,没有拼接,肩膀没有缝线,胸襟和腰身没有收褶。这种裁缝方式难度大,一旦失手,整块布料将作废,但这种方法,却又能最大程度展现旗袍的特点。

潘爱仪告诉记者,“一刀剪”是一种传承,早期的旗袍都是这么做的。不过,像他这样能够做出“一刀剪”旗袍的人并不多,虽然他也带出30多个徒弟,但没有一个还在做裁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