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在闽召开座谈会
延续福建文脉 打响文旅品牌
齐心协力推进新福建建设
借鉴“河湖长制”经验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设校医专业采用定向委培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续福建文脉 打响文旅品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海都记者专访省政协委员石建平,谈如何推动新时代新福建文化旅游建设新发展
三坊七巷水榭戏台,老艺人们合奏十番音乐《石鼓泉涌》

N海都记者 肖颖 袁丽群/文 包华/图

海都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延续福建文脉。同时,要繁荣文化创作,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建设一批特色文创和影视基地,打响福建文化品牌。如何推动新时代新福建文化旅游建设新发展,海都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石建平。

整合各地资源 打出“组合拳”

福建文化具有多元、厚重、交融的特点。全省各地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来进行品牌建设,各具特色、各展所长。

“报告中提到,要发挥清新福建和快速铁路环线等优势,打造‘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省政协委员石建平提出,应积极整合各地资源,打出“组合拳”,集中打造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福建文化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到福建旅游,使福建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如何整合各地资源,打出“组合拳”?

石建平委员认为,首先要设计福建文旅品牌,展现新福建的文化旅游魅力。而这个设计必须要整合各地资源,集中展现八闽文化和旅游风采。其次,可组合一系列展览展示展演精品整体性的活动到省内外、海内外去宣传、推介、交流,扩大影响。再次,福建要借鉴外省,如“湖湘文化”“齐鲁文化”这样的文化名片,集合各地文化力量,利用福建环形交通网的优势,逐步完善打造“福文化”主题,串联历史文化自然优势资源,吸引各地人来福建感受“福文化”的魅力。

留文、留魂、留旧,保护福建文脉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石建平委员表示,现在有些地方在推进城乡建设中急于求成,不注意文物和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没有很好挖掘。这样一来,等于把城市元素搬到了乡村,使乡村失去了文化肌理。

“推进城乡建设时,要‘留文、留魂、留旧’,保护历史文化的文脉。文旅部门正抓紧划定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一批古建筑、古厝、古民居、村寨文化、历史遗产等,编辑乡村历史文化故事,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石建平说。

打破思维定式,文物保护引入社会力量

“以前,文化工作强调文化事业多,讲文化产业少。文化单位多是事业单位,长期靠财政拨经费,容易思维定式,按部就班。”石建平认为,在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时,要创新思路,改变过去文化建设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利用好我省已出台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落实文物保护利用社会认养制度,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古建筑的管理、保护、利用。

他提出,要发挥民营博物馆、民间文化场馆、旅游场所等社会力量的作用,这将有利于推进福建文化旅游的发展,扩大福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