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频道>新闻快讯
分享

59岁的李叔在一次遛弯时,发现了一只眼睛似乎受伤的小野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出于爱心,他试图帮助这只小猫,不料却被过度紧张的小猫咬伤右手中指。

由于李叔从小喜欢小动物,被猫狗抓伤咬伤的经历也并非首次,且此次伤口不大,血也迅速止住,因此他并未对此次咬伤给予过多重视。然而,两个多月后,李叔突然开始高烧,右臂肘窝内侧偏上的位置也鼓起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触碰时疼痛难忍。

经过医生的询问和检查,排除了狂犬病的可能性,并按照治疗普通感染的思路进行了对症治疗。然而,断断续续治疗一个多月后,李叔的高烧仍然反复发作,手肘窝的肿块也逐渐增大。

2月17日,李叔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就诊。主任医师张旋根据李叔的病史和症状,怀疑他可能是被野猫咬伤后感染了“猫抓病”。经过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导致李叔感染的是一种名为“汉赛巴尔通体”的细菌,这也是“猫抓病”的致病源。

在医院接受了9天的治疗后,李叔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康复出院。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与野生动物接触时要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责任编辑:唐秀敏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新闻快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上市 1 月立减 1000 元:苹果 iPhone 1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