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频道>新闻快讯
分享

“荔枝蘸酱油”的梗还在流传

“辣椒拌水果”的风潮又起来了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名叫“酸嘢”的特色水果制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受到各地网友青睐,频频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成为新晋“网红”。而这一风潮,也蔓延到了福州。“酸嘢”小店在福州大量出现,吸引众多消费者慕名打卡。

辣椒拌水果 

“黑暗料理”来了

“这是什么?这是泡菜还是水果?”28日上午,在鼓楼区卫前街的一家小店,市民廖女士看着柜台上摆出的水果“酸嘢”,惊讶无比。台面上,切好的红李、黄桃、青芒和芭乐,裹着红色辣椒面,色泽诱人。柜台里,泡在特制酸辣水中的木瓜、菠萝、杨桃、脆桃、番石榴、杨桃,让不少顾客直呼“不可思议”。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廖女士还在震惊

另一位顾客邱女士

已经夹起一块沾满辣椒面的芭乐

送进嘴里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又酸、又辣、又甜。真不知道怎么形容。不过,尝过一次后就会发现,这味道简直让人‘上头’。”她说,“一口咬下,甘梅粉的酸甜与辣椒的香辣让水果香甜愈发显著,复合的味道带来了独特的味蕾冲击,清凉也开胃。”

这种不少福州人眼里的“黑暗料理”,真名叫“酸嘢”,其实是一种广西特色小吃。它是由四季时令果蔬为底,再以酸梅粉、陈皮粉、红糖浆、盐、香菜、紫苏、薄荷等作为调料腌制。经过创业者的不断创新,“酸嘢”的知名度日益提升。从夜市小摊扩展至专卖店,甚至进驻商场,其影响力不断增强,甚至直接对原本崇尚“原味”的福州市场造成冲击。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其实福州人很喜欢的,我们一天能卖几十份,最高到时候一天卖了好几千元。”在东街附近的一家“酸嘢”店,店员刘女士一边麻利地给切好的水果撒上辣椒和盐,一边介绍说,和螺蛳粉一样,“酸嘢”也是广西特色小吃。她们这家店主打“红糖酸嘢”,因为这是“酸嘢”正宗的吃法——广西盛产甘蔗,给水果淋上甘蔗炼制而成的红糖,配上小米辣或辣椒面,滋味丰富。当然,“酸嘢”的价格也不便宜,记者看到,其价格一般为27.8元/500克。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成水果店“主打”

“酸嘢”销售火爆

记者了解到

今年以来

这种带着地域基因的辣味腌制水果

在福州兴起

众多“酸嘢”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而这背后

是面对变化的消费市场

商家们不断求新

将各种特色美食引入福州

满足市民的不同消费需求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其实,这两年福州消费者对水果的要求已经大不同了。”海峡果品批发市场的商户赵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年,福州市民对水果的要求就是新鲜、价格优惠。随后,车厘子、榴莲等高档水果受宠,大量直接从海外进口的优质水果直接通过空运和冷藏海运从原产地送到福州市场。

近两年,随着“国潮”的兴起,水果市场也走上了这条道路。不少福州市民发现,在潮汕地区非常流行的“甘草水果”,在福州开出了不少门店。在这里,水果用话梅、甘草、百香果等调味,二三十元一份,给福州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选择。在鼓西路,一家“甘草水果”店的开业,甚至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因排队顾客过多而导致交通拥堵。正是有了“甘草水果”的“铺垫”,“酸嘢”的入局才如此“丝滑”。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如今,不仅专门的水果“酸嘢”店在福州大量出现,市区几乎所有果切店更都推出或者正在准备推出“酸嘢”。“现在,不做‘辣椒拌水果’的水果店,反而很难找了。”美团团购业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也搜索发现,众多福州水果店纷纷将“酸嘢”作为主打,一盒“酸嘢”的价格从12元到38元不等,不少门店日均销售近百单。

突然火了!福州街头大量出现!邱女士:太上头了!

“酸嘢”好吃,但也不能乱吃。商家提醒说,腌制水果虽酸爽开胃,但不宜一次吃太多。尤其是有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群,要避免因刺激胃酸分泌而加重不适。孕妇、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口腔溃疡或咽喉炎症患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也需谨慎食用。此外,现做现吃的“鲜果型”酸嘢保质期短,容易变质,建议单次少量购买。如果没有吃完,放冰箱冷藏,存放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责任编辑:黄小群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新闻快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备受关注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