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电子报>影视资讯
分享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近几天,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上映,之前有特殊的因缘,和姜文有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一起创作拍摄做活动。虽然与很多明星有过合作,但是姜文对我的触动最大,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市场环境下,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姜文是如何做到:“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7月13日,《邪不压正》首映1.2亿票房,足见姜文的号召力。我听说三日前,该电影在北京古北水镇举行露天首映礼,遥想风雨欲来的环境中,电影中喷薄的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真是“特别的地方,特别的姜文,特别的电影。”这种特别,不也是企业想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的形象吗?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什么是站着?

姜文说过“作为一个导演,离开自己兴趣的东西他都可以剪掉。我今天可以告诉你,没有一个字,不是我的兴趣。”创作要拿着心,让心灵去碰撞,观众寄情于电影,其实希望心声在电影中获得倾述。姜文正是尊重这种情怀,才会我行我素:“我为观众提供的绝对不是白开水,我要造酒,然后与大家在影院同醉。”

一部姜文电影,制作周期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姜文认为,执着知道,就会在这个“知道”当中绕不出来,需要的是去选择有能力的地方充分知道。导演把自己的理解用文学戏剧手段来表达,“每一部作品获得怎样的评价都是正常的,一个导演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电影就行了,不该对票房、名利之类的事情患得患失。”本职工作做好,成败就交付于观众。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作品,姜文不遗余力地精益求精。《邪不压正》电影中有轨电车陈旧的效果,金门大桥顶端施工的场景等,姜文对细节的把控,以及对剧情的要求确实“令人发指”。拍摄《红高粱》之时,姜文就因为角色塑造等问题,和张艺谋从头吵到尾;《让子弹飞》里的“鸿门宴”,姜文翻来覆去地折腾了35遍;在讲茶大堂,姜文多次修改,一天花了十万尺胶片,最后姜文又决定把十万尺胶片扔掉,重新再拍一次。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姜文的电影就像是在做雕塑,一点一点地磨细工,从最初的混沌,到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会放弃努力把一个剧的本原弄好。好的电影,最根本是一个剧本。”姜文从不框死电影,而是留下空间。作品编剧孙悦说:“《一步之遥》有一个过场戏,剧本中原是56个字,最后拧成了32个字。呈现出更有节奏感和更丰富的效果。”刘嘉玲印象深刻的是,青石岭落水情节,姜文放手让演员去飞:“我们又不缺胶卷,如果演员有戏的话,他可以让你尽量发挥。”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每个角色都是有分量的,姜文希望能够拍出非常有生命力的电影:“我不满足于那种爬行式的叙述,我希望旋转起来,有舞蹈感,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人们的内心调动起来,演绎出个人的内心世界。”站着的姜文认为,跪着也挣不了多少钱,因为钱买不来未来,也买不来才能,也买不来智慧。那么我们企业也应该思考如何“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为什么要站着?

我们有去真正了解观众吗?“中国人生活在这个正在发展中的社会里,常常都要被格式化。但人的心灵是不应该被格式化的,我觉得现代人,都需要找到内心奔涌的东西。因此我不想那么武断,去对待一个年轻有自尊有自己世界观的人,我希望所有人都很有尊严,很有主见。”电影能够启发观众,不只是一种感情的迷惑、暂时的满足,而是真正得到感情陶冶。这才是姜文所向往的,能经久不衰的电影。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有些观众看到悲剧还有机会笑,我觉得那是一种荒诞。”《鬼子来了》的采访中,姜文说,“鲁迅虽然对自己民族与文化中某些问题进行讽刺与挖苦,但是这是充满爱的。他看问题很准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看不到问题、不愿意看到问题或者看到了也不愿意说。为了自己的私欲违心地故作赞扬歌颂状,而不让人们看到问题的实质,是最大的误国。我们需要的是鲁迅这样的民族魂。”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诱惑、迷惑和困惑遍布前方,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所以总有人在后悔当初。对于理解、表达人的一生或者说有一个正确的生活观,人的生命确实有点短,有时候稀里糊涂地就走完一生。眼前的生活我们也不懂,我们强迫把生活扭曲成一个故事给大家看,这就叫做电影。这或许也是姜文想要站起来的原因吧,如果不明确自己的初衷和使命,会在飘荡中消散还是沉沦?那么对于企业家,你有思考过你为什么要站着,你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怎么去站着?

他怎么就成了姜文?17岁中央戏剧学院的求学中,姜文明确了自己:“我原来没有理想,进了中戏得到了熏陶,开始热爱和迷恋我所做的事情。可以拎得清昨天、今天、明天,还有后天。”人生是连续的,是不断成长的,今天会变成昨天。当昨天成为为了明天努力的片段,始终如一地积累后天所需的能量,迷茫还会存在吗?为过去而烦扰,现实就不再是自己的现实,模仿别人的现实,能有所拯救吗?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模仿别人,看见是一个结果,当你有兴趣了解的时候,就不再是你之前所见了。模仿的无意义促使我不去守旧,《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我拒绝了《孔雀》;演完溥仪之后,我再不演溥仪。”姜文很佩服那些一年一部戏,甚至两部戏的导演,但他愿意坚持自己,他说:“无论你关注什么,都要忠于自己忠于生活,不要伪造自己。”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张艺谋相信他是未来中国最好的导演。王朔说中国需要有这么个人,一个有自己态度且旗帜鲜明的人。我觉得姜文把电影活成了他自己,他用强烈的情感、诚恳的态度去追求自己,成为他想成为的“姜文”。如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台湾影评家焦雄屏采访他:

“你认为中国哪个导演优秀?”

姜文说:“现在没有,以后会有。”

“谁?”

“我”。

那时候姜文28岁,还没拍过一部电影。但他的身上就是有这么坚定的信念,他要站着,他就高傲地站着了。其实如果企业想站着,那谁能使他坐下甚至跪下呢?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站着会怎么样?

四年磨一剑,姜文电影品质和细节的水准毋庸置疑,电影情节和隐喻也精彩万分,但是这些足够成为姜文的立身之本吗,真正的核心,是他的电影具有及其鲜明的个性,对人性深刻地探索,这也是他的独特价值。姜文小时候就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辗转各地的经历也开阔他的思维,这种思考一直伴随他的影视生涯,并影射到他的作品,形成独特的姜文流派。

谁都想站着,但是站着也不容易。企业要想站得稳,就必须找出自己的独特价值。现今正是缺乏独特,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复制和山寨将资源拉进了低创新的深渊,失去与外企抗衡的技术。这些企业凭什么站着?多你不多,少你更好,无所裨益耗费资源,不如早些躺下,不要占住过道;或者活出自我,坚定决心、不破不立,挖掘坚持自己的特色,站得有底气,站得顶天立地!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大自然的每一样造物,都有自己的特色,贡献独有的价值来证明存在的必要。如上文所述,姜文的电影也有独特的价值。他一直很崇拜鲁迅,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启发人们,冷静去认识和面对问题所在,并深入地研究和总结这些问题的根源。大部分观众虽然看不懂姜文的电影,却依然是他的忠实粉丝,因为他们能感受什么是有价值的电影,愿意为它买单。

姜文认为:“一个厨师过分懂得经营,他做菜的态度就不专注;一家奶粉公司过分懂得经营,就会往里面加三聚氰胺;一个给自己订价的姑娘怎么都会不招人喜欢,好姑娘是没有价格的!”急功近利在营销上玩各种花样,这样的企业难道能够长远吗?如果你不能对消费者带来价值,那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你呢?

姜文的另一出戏:“我就要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我们说站如松,就是像松学习,站得稳,站得直,站的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松柏强劲、端正的形象和不怕冰霜严寒的坚强品格,正是企业站着所需要的品质。企业家应该沉下心来,学习姜文,坚持理想、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不浮躁地经营自己独特的价值,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站着去赚钱。才能如《论语》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作者简介:李泊霆,深圳之窗专栏作家。

文章来源:品牌声浪传播公众号,点此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郑梅钦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影视资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襄湖森林公园盛大启动 绘就京津冀生态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