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黄凌燕 马俊杰
本报讯“兴化府城隍庙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省保存得最完整的明代古城隍庙之一。但不知为何,城隍庙主殿大门长期被隔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一栋大楼堵住,给往来香客带来不便。”昨日,莆田市民陈阿姨前往荔城区长寿街梅园路兴化府城隍庙祭神时,发现了这个问题。
大楼堵门苦了香客香客说要集资拆楼
记者来到兴化府城隍庙,透过庙门拜亭,一眼就看到一栋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走进庙里,记者看到这栋五层楼高的现代建筑比主殿建筑高出许多,阻挡在城隍庙主殿殿门前。在殿门右侧有个两米多宽的侧门,不断有香客从侧门进出。
走进主殿,记者看到殿门和前排现代建筑只有一米多宽的距离,间隔两栋建筑的侧门通道左侧墙上有一扇关闭的门,右侧钉着木板,封锁了通道。由于殿门大面积被堵,殿里光线昏暗,香客们几乎是摸黑行祭拜礼。
吴文发在城隍庙工作8年,主要负责主殿清扫工作。一说起殿门被堵的事,吴文发就觉得生气。“夏天无法通风,热得像蒸笼,那栋大楼外墙上挂着的空调外机,还不断把热气送进殿里,热上加热。”吴文发说,城隍庙香火鼎盛,天天都有香客前来上香,香的烟排不出去,熏得人直掉眼泪。长期以来,香客们都在反映此事,不少香客表示,愿意捐资拆掉前面的楼房。
市政府介入协调
在兴化府城隍庙管委会,记者了解到,兴化府城隍庙的城隍神是抗元英雄陈瓒,城隍庙建筑群历代重修或扩建达17次。
城隍庙拜亭和寝殿保持明末建筑风格,庙里现存有五通珍贵的明代碑刻,不仅是莆田市现存的重要的明代古建筑之一,还是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兴化府城隍庙管委会成员林祥鸿对记者说,到1951年底,城隍庙共有五进,占地总面积18亩。但在“文革”期间,城隍庙11.43亩地盘分别被贸易公司、粮食交易所及剧团使用。上世纪80年代,在紧靠主殿前的丹墀建起了莆田县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前身)放射科楼房。从此,主殿大门就被迫移到旁边的偏门。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林祥鸿说,“由于大门被堵,城隍庙许多祭祀活动都无法举行,管委会多次向政府反映此事。2005年,在莆田市政府的协调下,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已经把放射楼南侧与城隍庙毗邻的一块空地归还了,现在这块空地已经建起了戏台,而医院也表示将在搬迁新楼后,拆除这栋放射楼。”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由于放射楼仪器众多,搬迁还需要个过程。
林祥鸿说,这栋堵门的大楼拆除后,管委会将恢复从兴化府城隍庙主殿大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