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北京晚报
本报讯 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的老报人,在花甲之年与曾经的“抢劫犯”一起鼓捣网络举报虚假信息,把伊利股份在“除权日”砸到了跌停板,也使自己受到法律制裁。1月17日,原《内蒙古商报》社社长李某某因故意编造、传播对证券交易有影响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造成了严重后果,被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日前,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对此案详情进行了披露。
伊利股份突遭网络袭击
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是伊利股份进行公积金转增股份“10转赠10股”的股权登记日。但是,就在投资者们为公积金转增股份偷着乐的时候,一份长达万字的张三林举报伊利高管的帖子上网,题目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该材料说:“我张三林郑重申明,以下内容属实,并为此承担全部责任。”网帖还说,自2005年以来,伊利高管层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把企业当金矿,疯狂敛财……
去年6月13日是伊利股份公积金转增股份“10转赠10股”的除权日。张三林网络举报帖在互联网迅速散播,很快形成了网络舆论风暴。当日,“伊利股份”在张三林举报帖的作用下,被不明真相的恐慌抛盘打压在跌停板上(下跌9.98%)。6月14日,伊利股份发布临时停牌公告,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
幕后推手是“老报人”
伊利股份向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报了案。随着警方对张三林网络举报案调查的步步深入,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案件的幕后推手居然是《内蒙古商报》社原社长李某某。
原《内蒙古商报》社社长李某某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与李某某同时被捕的有深圳市福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某某,深圳市三润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周某和刑满释放人员姜某。“除了张三林在逃,涉案人员全部归案。”警方有关办案人员说。
据了解,张三林原系内蒙古自治区工会的退休人员。2004年,67岁的张三林因卷入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挪用公款案被检察机关调查。2011年2月,张三林请求被告人李某某在《内蒙古商报》网站发一份匿名材料,内容是诋毁伊利集团公司及其管理层的虚假信息。李某某以合作办网站说服张某某帮忙,张三林也许诺事成之后给5万元奖励。同年5月,张某某又找到被告人周某,让其在6月13日前发到互联网上,张承诺事成之后给周4.6万元,并让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内蒙古商报》网站的合作事宜。而抢劫犯四川省通江县人姜某看到诋毁伊利的匿名帖子后,便与被告人周某联系,向其要了3000元宣传费,帮助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