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体温超38.5℃才需吃退烧药
胃肠癌易复发 术后标准治疗生存期更长
孩子健康需要“三营养”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3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许多父母来说,孩子生病时的体温成了风向标,只要孩子体温不降,就时刻提心吊胆。专家提醒说——
体温超38.5℃才需吃退烧药

 

N本报记者 林宝珍

上周末,5岁的晓斌从幼儿园回来就精神不振,也不想吃饭。妈妈一摸他的额头,“哟,有点烫呢”,奶奶一听就急了,顾不得帮孩子量体温,就拿来了上次发烧时剩下的退烧药,要孩子服下去。

最近感冒的孩子特别多。孩子体质弱,一感冒就发烧,且往往体温升得很快,即便服了药,发烧的情况也可能持续好几天。

发烧时是否一定要马上吃退烧药?烧退不下时多久可以再用一次退烧药?我们请来专家帮你解答。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调节反应

很多家长经常担心发烧会烧坏脑袋,只要孩子一发热,就拿起退烧药给他们吃。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说,发烧是人体遇到细菌或病毒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保护机制。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够成熟,体温调节中枢比较敏感,如果遇到外部感染,经常就会出现调节过度即高热的现象。

治疗发烧最关键是找出引起发烧的原因,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吃感冒药症状缓解后,自然也就退烧了。因为退烧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伴有出汗而达到降温,并不能解决引起发烧的根本问题。发烧的病人往往食欲不好,吃不下饭,喝水也少,服药太积极可能导致虚脱、胃黏膜受伤等消化道症状。另外,退烧药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一般而言,只有当孩子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才需要吃退烧药进行退热。

只吃一种药物,一天不超过4次

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上也分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等。口服退烧药的作用机理相似,发烧时只需要服用一种药物即可,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同时服用,也不要自行增加剂量,一天的给药次数上限为4次。过多过量服用,会使患儿出汗过多,反而容易加重感冒症状,体温下降过快,还会导致低体温(≤36℃)、发生抽搐甚至休克现象。

在药物选择上,儿童退烧主要用乙酰氨基酚即美林、布洛芬、百服宁等副作用较小的退烧常用药。超过2个月大的婴幼儿,发热时推荐服用小儿百服宁滴剂;6个月以上的儿童,则可选用布洛芬、美林溶液。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将退热栓剂塞入肛门,由肠道吸收,退热效果也很迅速。

儿童感冒发烧有一定的规律,正常感冒引起的高烧,若用了退烧药3天之后体温还没有下降的话,就意味着病情较为复杂,需要去医院找儿科专科医生诊疗。

低烧时可物理降温

“除了服用药物退热外,物理降温其实是更安全的选择。”专家介绍,当儿童体温低于39℃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退热,如用低浓度酒精擦拭颈动脉、胸背部;用冰袋或者退热贴敷在额头或太阳穴的位置等。物理疗法还包括多喝水增加排尿、洗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