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王玉初
“村子里不光人少了,还老了,10年以后,谁来种地?”在山西吕梁市岚县王狮乡庙沟村种了一辈子地的刘俊明这样忧心忡忡地说着,他最担心的便是种地“后继乏人”。专家称,老刘一席话道出了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劳动力流失和老龄化”问题。(7月3日新华网)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进城市。有些人虽出生在农村,但从小就没有从事过农业劳作,这些被称为“农民工二代”的年轻群体宁可漂在城市,也不愿意回农村务农。农村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只在过年时回家呆几天的地方。这些从侧面印证了刘俊明的担忧——未来“谁来种地”,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我国十几亿人口,手中无粮,心里就发慌,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对“谁来种地”这个大问题,不能只有老农的担忧,更该从国家政策层面早作打算。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可如今,那些涉“农”的专业不吃香,农字号的学校在专业安排上也趋于现代新兴行业。这不能怪学校,因为学农的大学生在市场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人才一旦断层,影响必然是长远的。
当然,全国80%的人口不可能再守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是必然的。这迫切需要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这些都需要市场的调节,更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让工业反哺农业的步子迈得更大些。
未来10年“谁来种地”?早作准备,应对“农民荒”才会从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