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1版:消费维权
3上一版  下一版4
 
榕肉价 超市没降 农贸降了
上千T恤穿半天竟抽丝
暑期班“特级教师”咋变大学生
获国家级名牌产品 榕企业可获奖100万
快递包装完好东西却少了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N本报记者杨阳
暑期班“特级教师”咋变大学生
省消委会提示,谨防“签约保分”、“小班教育”等高收费噱头
 

N本报记者 杨阳

本报讯 暑假到了,许多家长纷纷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暑假各类补习班。然而面对眼花缭乱的培训机构,如何选择成了一个大难题。一些补习培训机构打出“小班教育”、“签约保分”、“一对一”等招数吸引家长和学生,趁机提高收费。甚至有部分补习机构,在广告上非常醒目地打出了“特级、一级教师”,结果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此,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补习机构广告承诺,谨防“签约保分”、“小班教育”等高收费噱头。

先招生再找老师报名了却没老师

省消委会表示,消费者要正确选择合法补习机构。首先要确认补习机构的办学资质,合法的补习机构应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而一些补习机构注册的“教育咨询公司”,实际上不具备培训的资格;其次,要有民政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及税务部门的税务登记证。另外要看清楚许可证上规定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合。

对于补习机构的师资力量,也是消费者必须考虑的。比较正规的补习机构是由资深的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把关,有完整的科学培训体系,每个老师都需要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省消委会发现,部分补习机构在广告上非常醒目地打出了“补习老师都是特级、一级教师”、“名校师资”等,结果发现全都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的补习机构“先招生再找老师”,导致学生报了名却无老师上课的情况。因此要考察确认补习机构是否真正有资深教师把关,是否真正拥有名校资源。

“小班”无明确定义不能一味轻信

此外,认真签署补习培训合同也是必做“功课”。家长在为孩子办理补习班前应对补习班的教学时间、报名费、课时费、资料费以及退费流程等内容了解清楚,并签好协议。对补习培训机构的广告承诺或口头承诺最好能写进合同,以免事后起争端。一些培训合同中设置霸王条款,如“如果参训人员因自身原因中途退学,若非不可抗拒原因,本机构有权利不退款”等,消费者应注意查看并提出修改建议。

对于补习机构广告,省消委会表示不能轻易相信。有些补习班打着“小班教育”、“纯外教”、“保证提高分数”、“一对一”等的名义来进行宣传,并提高补习培训费用。事实上,目前对“小班”并无明确定义,学员人数多少才算“小班”没有明确规定。有的补习培训机构将补习成效说得比天还高,甚至打出了“签约保分”宣传策略。事实上,此类补习培训效果要等到升学考试结束后才能检验出来,那时即使未达到“保证分数”,培训机构也仅仅是赔钱,而家长和学生的损失已无法弥补,故不能一味轻信补习班的承诺。

虚假宣传可投诉

省消委会特别提示消费者,要保留证据便于投诉维权。消费者交费时应注意索要发票凭证,并注意查看拿到的收费单据是否为有效凭证,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以便产生纠纷后利于投诉。

家长在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类暑期班时,如果发现补习班存在虚假宣传,教学、师资与广告宣传不对照,随意缩短课时以及乱收费的,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或者消委会投诉。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