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8版:文化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国与大力精神丸
舌尖上的亲情
外公的烟
爱,本无暴戾
母亲手炒的咸菜
细如发丝的豆角干
竹竿高,孝姑姑
卖了戒指买蚬子
□读报
龙眼核小饼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本无暴戾

 

N于三

进入9月,“爱国”这个词每天都在升温,本周,更在某些街头达到沸点,烫伤了好些无辜同胞。

自古以来,什么是“爱”?

爱的繁体字写作愛,中间有颗心。古代以为心是管思考的,所以与思想有关的字,一般都用心字底或者竖心旁。即便现在,我们还是习惯说“我心里想”、“我内心深处”。不过,如此有中心思想的“愛”,其实并非正确写法,在《说文解字》里,爱字写作,意思是“行貌也”。也就是行走的样子。所以,每逢爱国,就要走街串巷游行?其实,只是爱的假借字。这个字的上部经过书写的变化,才是现在如爪挠心的“爪”字头。

真正的爱字,写作 ——能让人把心安安稳稳放在地上,才是真爱。至于上面的旡字,是打嗝的意思,现在我们把这意思写成“嗳”。爱,其实是一个形声字。

自古以来对爱的解释,基本上是一致的。《说文》:,惠也。《康熙字典》也说:亲也,恩也,惠也,怜也……爱是个动词,必须听从心,做出有利他人的行为。所以,爱国,首先要爱同胞。收起那只伤人的利爪吧,爱,本无暴戾。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