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海峡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苏贞昌明日提案讨论 成立涉大陆事务委员会
海都东峰团赴台寻茶缘
绿肥“种”出花海节
旅客在车站留2万为20年前补票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肥“种”出花海节

花海中的蝴蝶图案
 

本报驻台记者 张伟

本报讯 占地超过2亩的“花蝴蝶”,高近10米的“鲜花萤火虫”,甚至还有用香菇拼出来的“蒙娜丽莎”……这几天,爱花的台湾人向台中集结,因为台中新社花海节开幕了。但是,即便是台湾本地人,也未必知道,这个年吸引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年吸金超过13亿元(新台币)的花博会,起初仅仅是一个培育绿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的种苗场。

虽然17日开幕后阴雨连绵,但50公顷的花海节现场,仍然涌入了8万人次游客。高近10米的“花金龟”是小朋友们的最爱,这种用花草搭架做成的造型,加上大面积的花海拼图,已成为花海节的招牌;超过30公顷的太阳麻很壮观;向日葵和波斯菊开得一片灿烂。主办方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动用了超过100种花卉,而且分批种植,陆续开放,确保在一个月的花海节期间,每天都是花团锦簇。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漂亮的花儿,原先都是绿肥。所谓绿肥,就是一到两年生的草本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埋进地里做肥料。新社的这个种苗改良繁殖场已有百年历史,早年是种甘蔗的,后来改种棉花和高粱。“每年3月到8月是种植期,之后就尝试种绿肥。”主办方秘书廖文伟介绍,以前台湾农业都是种两季,后来因为产量太高,价格下降,农民利益受到伤害,农界就推广绿肥。这样既改良土壤,又避免价贱伤农。

“我们发现每年绿肥开花的时候,附近的居民,特别是城里的年轻人,都结伴来玩。”廖文伟说,7年前“农委会”要求旗下种苗场都要做业绩展示,他们就想到在绿肥开得最好的深秋,搞一个“花海节”,没想到一举轰动全岛。

花海节一口气办了7届,做的早已不仅仅是花的生意,规模远远超出了种苗场的计划。以今年为例,除了花卉区,当地还规划了“(台)中彰(化)(南)投农特产品行销区”和“中台湾农业博览会”,仅前者就有200个摊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