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中全会前的舆论场 “智囊团”低调慎言
民众盼拆解“硬骨头”
海外媒体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规划未来10年蓝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
民众盼拆解“硬骨头”

搜狐制图
 

N新华 中新

本报讯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昨起召开。这次“关键性会议”,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在中国改革挺进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当下,此次会议备受关注。分析称,本次会议将解决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方向性和路线性问题。

两个多月前,中国官方即向社会公布,会议主要议程将锁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外界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是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全面阐释执政理念、推出深化改革路线图的重要时点。在既得利益群体已然存在、利益藩篱日趋固化的当下,此次会议被寄予厚望。

改革范围、力度将空前

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对三中全会拆解改革“硬骨头”有信心。这些“硬骨头”,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打破垄断、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六大方面。

改革的动力来自民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中国“掌舵者”的航向达成默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官方的高调宣示,激发了中国以及世界范围的积极猜测。

但也有人担忧,受困于利益藩篱,已进入攻坚期的改革,能否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大步推进?

对于这一疑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此前曾指出,这次全会主要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的体制改革。他特别提到,“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

观察可见,新领导层对突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决心十分坚定。鉴于此,分析普遍认为,本届全会中涉及的改革幅度,很可能超过预期。

领导层频释信号凝聚共识

本届全会召开之际,正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周年。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改革”已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的鲜明烙印。外界普遍预期,本届全会将是左右未来十年中国政经走势的一次重要会议,拉开中国新一轮改革序幕。

本届全会召开前夕,数位中国高层却先后赴地方调研。分析称,此举旨在听取基层之声,摸底地方实情,为改革谋篇布局。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中国官方在不同场合密集释放改革信号。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并修改将在三中全会上审议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稿。在改革的问题上,全社会已经形成高度共识。领导层凝聚了各方共识,并将这种共识体现在重大决策上。

高层构想回应民间寄望,改革已成当前中国社会共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35年后,今天,携着十几亿人的期待,中国改革再出发。

声音

此次全会或将从三个重点着力:一是经济的结构性升级;二是政府职能转变;三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

既然十八届三中全会肩负重启改革和对改革总体部署重任,我希望这次会议对目前的“半统制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使统一开放的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尽快在中国扎下根来。现在经济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中国真的不能够再出错了。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本届三中全会开幕前披露的信息较多,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关于改革的话题,形成非常高的热度。在改革的问题上,全社会已经形成高度共识。领导层凝聚了各方共识,并将这种共识体现在重大决策上。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谢春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