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为小记者讲国学和礼仪
17日上午,福州六一北路金源花园的文儒书院内,熙熙攘攘地坐满了海都小记者。小记者们都是慕“国学”之名而来,这半天,福州市孔子学会秘书长、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孔海钦,结合《大学》、《中庸》等国学相关经典篇目,深入浅出地给大家上了一堂以“小记者诗书礼乐之教”为主题的国学课。
课堂上,孔老师教小记者们学礼仪,懂得拥有恭敬心、仁爱心,养成敬而有礼、谦恭有度的好习惯,先学做人,再作好文。
学做人先学“温良恭俭让”
孔老师从儒家五个字“温、良、恭、俭、让”说起。“‘温’指的是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俭’是节俭,“让”则是谦让友好、把自己放在最后。”孔老师告诉大家,上面这五个字,也是做好记者、好公民的五个条件,它们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风度,更把人内在的修养、性格展露无疑。
对此,孔老师也说到了许多学生、家庭现存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在社区内乱丢垃圾,在家里孩子对父母没有恭敬心、浪费粮食等。对此,孔老师引用《礼记》中的名句“人如无礼,与禽兽何异”来警醒小记者们,没有道德的孩子,语文、数学学得再好也没有用处,“即使能拿大奖,他们的小聪明,将来也有可能用在犯罪的道路上”。
他还特别提醒现场听讲的家长,“教为上所施下所效,育为养子使作善”,教育孩子,家长就是最好的榜样,切莫把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强加给孩子去完成。
作好文饱读诗书很重要
“没有阅读的基础,即使作文补课再多也于事无补。”孔老师提到,许多家长因为孩子作不好文而“病急乱投医”——到处补课,但其实,不会写作的根本在于孩子没有饱读诗书。
孔老师建议家长、孩子们,在家里不妨亲子共读唐诗、宋词、《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父母尤其要注意在阅读上起表率作用。只有孩子的阅读多了、积累多了,再将一定的积累运用于写作实践,才能提高写作水平。而多诵读国学经典的孩子,也更容易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样的“优势”对小记者来说特别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