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机主姓名)看这个,http://********XXshenqi.apk。”如果点开这条短信,病毒就会窃取手机通讯录,并群发病毒短信,很多手机用户不幸中招并无端产生很多短信话费。最新的进展是,制作传播该病毒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抓获。(8月3日《北京青年报》)
观点一 用户 不该成冤大头
从三大运营商的态度来看,日前超级手机病毒造成的话费损失,用户只能当“冤大头”了。我们不禁要问:运营商对于这些手机病毒是真的无计可施,还是在装聋作哑甚至为虎作伥?
作为运营商,对自己的顾客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按说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既体现了运营商对用户的关心与体恤,也是一个成熟企业的社会道义和责任担当。再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这个手机“超级病毒”进行有效拦截应该不是难事。就算技术无法拦截,作为运营商,监管不力的责任同样难辞其咎。
从这个角度来看,“垄断”才是最大的病毒,这个超级病毒不除,各种各样“贼喊捉贼”的手机“超级病毒”就不会绝迹。 (石敬涛)
观点二 手机安全当立法
智能手机的安全,与很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现实语境里,手机安全的确不能再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徐龙就曾建议,“目前国内仍没有明确的关于手机安全的法律法规,对制造和传播手机病毒的单位个人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这需要国家尽快立法,保护公众手机通信安全。”这样的建议,既是对民意的一种呼应,也是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必须之举。
因而,超级病毒吸话费,手机安全当立法。唯有软件应用商场安全标准和手机应用安全标准有据可依,安全立法也照进现实,再面对手机病毒吸话费的案例时,其背后的责任划分才能厘清,监管者才不至于束手无策,用户也不会是冤大头。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手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