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闽闻·环球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挨家挨户收 为福州市民挑好莲
80后向往西方但不媚外
弃房断供者不值得可怜
“舆论至上”幻觉诱导去报社“自杀”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向往西方但不媚外

 

80后是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是中国文化中空前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中大部分没有兄弟姐妹,成长心态不同,他们的父母在管教上没有合适经验可循,因此在约束与溺爱之间进退失据,这给了80后一个更加自由的成长空间,个性发展更加突出。像他们父母那一代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个性化印记,在80后的身上很少出现。

80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正好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80后见识了很多来自西方的新鲜事物、观念和想法,这些新鲜东西连他们的父母都没有见过。80后开放地接受许多观点与影响,但对坚持什么、守住什么的认识并不强。传统的忠诚度甚至爱国主义的定义在他们身上都发生了变化,那不再是固定或一成不变,而更像是一种互动和彼此追求。

舶来文化对于80后成长的重要意义,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中国、对于西方的态度。这一代人,与传统文化第一次出现了断裂,他们不崇拜传统,而是更加前瞻,更加外向,更加向往西方。

如果说成长初期80后对西方的向往是多面开花的话,在当前成家立业阶段,80后对西方的向往是一种务实性的心态。所谓务实性,意味着这种向往不是简单粗暴式的认为西方就是好,这种向往更多的是建立在生活意义上。

其实,对80后来说,爱国主义相对比较遥远,过好当前的生活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毕竟这才是他们当前人生的压力和动力所在。但这并不代表80后不爱国。80后对西方的向往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崇洋媚外。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80后可以做出基本判断,并表现出对民族利益的思考和担当,比如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对于西方的系列反华行动,80后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甚至被冠之以“鸟巢一代”。

但80后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对于爱国主义、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存在着内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80后都对西方向往。不管如何,对于80后一代,他们对于爱国主义,对于中国和西方的独特想法,值得我们去拿捏。

(姜健健零点指标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