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邓小平110年诞辰,是评论这位伟人的最佳时间点。随着《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这样的评论的确大量出现。它们汇入评价邓小平的舆论长河,对此做些梳理,同样是有价值的一件事。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这是全球舆论一个相当罕见的共识。在半个世纪内,由于冷战以及挥之不去的零和政治逻辑,很多国家的领袖在国内得到爱戴,却在外部遭到诟病,或则反之。但即使对中国不友好人士,也大多受到世界广泛认同中国改革成就的压力,承认邓小平是位伟人。
在舆论中,邓小平身上最突出的符号大概要算“改革开放”,但邓小平的政治和思想遗产十分丰富。他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贡献,对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也都是最经常被提及的。
谈邓小平,实事求是原则是必说的亮点之一。在邓小平时期,它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至于今天,中国各种人都愿意标榜自己实事求是,尽管他们对同一事件和问题的解读有时是相反的。
邓小平朴实无华,他在受到爱戴和景仰的同时,也承受了一些争议。但对他的爱戴,都是基于穿透代际的大的事实,比如他给中国人带来了好日子,他带来了思想解放,他开创了有根本意义的进程等。对他的争议是围绕阶段性问题和具体事件展开的,形成对它们的共识可能需要时间,也可能这些争议就是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必然呈现,时间未必就能消除它们。
邓小平离开我们17年了,但评论他的功过,人们还时常拿今天的现实作为依据。其实这恰恰证明了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因为他开创的改革开放路线至今得到延续。有问题,尤其是已经修补不了的路线,是不可能传承这么久并继续奏效的。
在现代社会,领导人离开权力后,继续决定其名声的,往往都是他在公共领域留下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对邓小平的爱戴经历了考验,已经定型。任何具体争议都已不可能对它形成颠覆。 (据环球时报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