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林焱(福州)
南台岛上的螺洲镇称得上是个文化重镇,文明积淀相当深厚。
到螺洲去的路,本来一点不陌生。出了三叉街、白湖亭,往峡北的方向去。到了排下折向右转,往南三公里到螺洲。上世纪50年代起十几年时间,闽侯县委、闽侯地委都设在螺洲。这条路名叫什么,真也没留心过,问家在螺洲的朋友,他们似乎也有点恍惚地说,去螺洲的路,就是螺洲路。
这回再到螺洲去,在镇政府里见到一块“螺排公路拓宽指挥部”的牌子,知道这条路有个满正式的名称了。
螺排路的终点,到了闽江边一块刻着“帝师之乡”的大石碑前。这也就到了螺洲历史文化古迹最集中区域了。东边有全国独一的乡村级的孔庙和吴厝祠堂,规模与格局都相当了得。
“帝师之乡”大石碑的西边,才是名气特点显赫的陈宝琛家的建筑群。陈宝琛的曾祖父、刑部尚书陈若霖的故居、尚书第,很早以前来参观过,印象特别深。一进大门,就看到横陈的一把大刀,关公用的青龙偃月刀的那一型。关老爷那把刀,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早年看到陈若霖故居门头的那马刀,真的毫不含糊的九尺五寸、八十二斤。陈若霖最大的名气就是斩了个王子。闽剧里这出戏特别有名,特别多人爱看。当然,真正的史实是怎么回事,说来就话长了,反正清朝皇帝的王子从来没有、也万断不可能被汉族的官员砍了脑袋。这回来,没见到那大刀了。
从尚书第沿泰山弄向北,过了陈氏宗祠,就到非常壮观的状元府和陈氏五楼。陈宝琛被光绪皇帝连降五级贬回老家,在这里住了二十五年,盖起了这片房屋,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望北楼和唏楼,而且成就了很大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片状元府和五楼原貌保护得相当完好。因为地处螺洲,避免了像三坊七巷那样受到大损坏。其规模、其意义,真可以算是三坊七巷外福州的又一处重宝。
说这五楼的意义,可以称为福建省现代教育的一个源头。陈宝琛在“赋闲”的二十几年里,办起了东文学堂,办起了师范学堂、政法学堂、商业学堂,他夫人也办起了女子堂……
回头再看“帝师之乡”的大石碑,细推想起来,陈宝琛跟皇帝走得近的时候,都是倒大霉的日子;而回到螺洲居家的日子,得算他最有成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