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03版:政事/快报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夜色漫步“瓜果彩虹”
今明艳阳高照蓝天白云仍很美
莆仙端午 煮“午时草”沐浴
福厦高铁仙游站 或并站建设
新闻搜索:

3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莆仙端午 煮“午时草”沐浴
俗语口口相传,概括莆仙端午习俗,但读者难解其中含义,本报采访专家解答
 

N海都记者 陈小芳

海都讯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这是莆仙方言中,用俗语来概括端午节的过节习俗。在本报推出的乡音栏目中,曾经列举了数个方言俗语,来介绍莆仙的过节风俗,该俗语便是其中一例。昨日,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5060,称虽然这句俗语大家都会说,但真正知道每句话意思的人却寥寥无几。

记者采访了莆田当地民俗专家,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每个短句所代表的不同活动。

初一糕

用新登场的早稻谷(一般是一种生长期仅60天的早稻)碾成的大米,磨浆发酵蒸成方块状的甜糕。农村人一般都是自己在家中制作,城镇居民多在集市上购买。

初二粽

民间以糯米加烧碱水浸涨后,加入花生仁或调味后的猪肉馅,再用洗净的粽叶包成三角形,用细草绕缚好,放入锅中煮熟后食用。粽子是莆仙民间端午节祭祀祖先不可或缺的供品。

初三螺

指的是海滩上的一种小螺,最大的一粒也只有三四克的重量。端午节前后的螺肉最肥硕味鲜。在莆仙相传嫌脖子太短的孩子吸吃海螺后脖子会变长。还有一个说法称吃了海螺可以明目。

初四艾

当天各家在门扉插挂菖蒲和艾草,象征“艾旗蒲剑,驱邪斩妖”。

初五扒龙船

初五是端午节正日,早上乡村妇女采摘各类香草和嫩芽洗净捆成束,露天下暴晒,俗称“午时草”。中午时将午时草放入大锅煎汤,将带根、叶、壳的整株黄豆和鸡蛋洗净,与午时草一起下锅蒸煮。全家老幼用煎煮的汤沐浴,沐浴后大人要喝“雄黄酒”,并将酒洒在墙角杀虫。小孩子还要在肚脐、腋下和耳朵之后涂上雄黄粉,以壮身祛病。莆仙人相传全家吃了午时草煮的蛋,可避免出门淋雨生病。小孩子换上新衣后,在胸前佩戴香囊,系上五色线编的“长命缕”,内装桃子和鸡蛋。有的还缚有针绣“壁虎、蛇、蜈蚣、蜥蜴、蜘蛛”等五毒的兜肚,取意五毒聚集,彼此相克,同归于尽,作为避毒的象征。

到下午时分,全家人便一同外出看“扒龙船”,即赛龙舟。

粽子俗称“角黍”,莆仙

□征集令

如果您发现有趣的莆仙方言文字、句式或者谚语,并知晓其背后的意义,或者想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特色习俗,请与本报新闻热线95060联系,我们将邀请相关人士,为您答疑解惑,与您共同挖掘莆仙方言的魅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关闭